美國商業雜誌《財星》(Fortune)日前報導,根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資料,荷蘭 2024 年 20 至 64 歲勞工平均每週僅工作 32.1 小時,相當於「週休三日」,是歐盟工時最短的國家。

反觀台灣,根據勞動部統計,2024 年勞工全年總工時約 2,030 小時,折算每週平均達 40.7 小時,長年位居 OECD 國家前段班。雖然法定週工時上限為 40 小時,但多數產業加班普遍,實際工時幾乎「封頂」。

專家認為,台灣的挑戰不在勞工意願,而在結構性因素。政大勞工研究所副教授林佳和指出,若改成四天工作週,原本五天的工時必須集中在四天內完成,等於每天都要拉長工時,對勞工和企業來說都不容易適應。同時,中小企業佔比高,若不減薪直接砍班,成本壓力沉重。

勞動部也坦言,台灣目前缺乏推動週休三日的條件,除產業調度與人力成本仍是障礙外,醫療、運輸、製造等需要連續運作的行業,也難以配合制度大幅調整。學者強調,荷蘭的經驗顯示縮短工時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完整的制度設計與社會共識,否則「週休三日」仍將停留在口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柯文哲願交保的3大考量 翟本喬:「兩個太陽」是見縫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