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聖宇發文表示,今早台灣上空存在不少中高層的雲,加上東邊又有新一個冷心低壓逐漸靠近,因此大多地方會維持一個多雲或陰的天氣,而白天開始受到熱力作用,中午過後還是會有局部熱對流發展或是雲層增厚而帶來降雨的情況。

明後天(3日至4日)高空冷心低壓逐漸通過台灣附近,預估會是午後雷雨比較好發的天氣型態,也可能有局部大雷雨機會,而週五(6日)冷心低壓逐漸向西遠離,午後熱對流雷雨較為減少。

不過週末(6日至7日)台灣附近又會陷入南方往北抬的低壓槽範圍內,午後熱對流可能又會變得比較明顯,熱帶擾動95W將會北上趨向日本,不排除發展為颱風,雖然對台灣沒影響,但其北上也帶動整個季風低壓槽北抬,週末就會來到台灣附近,而且槽中應該會有第2個系統再發展的機會。

從目前大多數預報模式模擬的結果,第2個系統發展位置應該是會在南海中北部一帶,如果發展位置距離台灣遠的話,那麼就是低壓槽北抬帶來不穩定的大氣環境,仍維持午後大雷雨為主的夏季天氣型態,如果發展位置距離台灣近的話,那麼就不只是午後熱對流降雨,而是還會有擾動本身的環流降雨加入,甚至再衍生出其他系統的話,因此週末的天氣變數還蠻大的。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陪伴在地人36年 宜蘭縣這家超市宣布月底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