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表示,目前這個熱帶擾動,連熱帶性低氣壓都還未形成,預估8日到9日才有明顯發展,未來變數仍多,是否會生成今年第一號颱風「蝴蝶」,仍要再觀察。

鄭明典在臉書分享一張衛星雲圖,他觀察到一道「拉得長長的雲形」,這一區的雲,尤其是代表高雲雲頂的紫色區塊,都被拉成「長長的」,這表示高層有強風。因為地面較少強風,高層大片的強風區,幾乎就可以直接推論「垂直風切偏大」。

鄭明典指出,「垂直風切大」很不利颱風發展,所以目前暫時還看不到對流趨明顯的整合,所以要看颱風,還需要再等等,看後續環境風場的變化。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發文也提到,依據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下週菲律賓東方有熱帶擾動發展,掠過台灣東北部海面其後有水氣跟隨。美國模式(GFS)亦有類似模擬,但在時間及空間上的分布、差異很大,對台灣構成的威脅、程度不同,顯示有「不確定性」,需持續觀察模式調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正式拉開颱風季序幕!」本週雙颱可能接力 模擬路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