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蘇」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看到網路一堆台灣人數落日本醫療如何差勁,台灣醫療多麼棒,讓他身為第一線醫療人員,有點五味雜陳,並透露曾經因為做國際醫療轉送的關係」,造訪過不少日本醫學中心級的醫院。
有一次到名古屋最大的醫學中心探訪住院的台灣病患,2位神經外科醫師跟他說明病情,還帶他參觀了急診室,不大的空間躺了兩床病人,「對,兩床,整個日本中部最大的醫學中心,就兩床病人」,完全看不到疲於奔命的護理人員,和不耐久候對著櫃檯咆哮的家屬,「整個急診室就是安靜、清潔、井然有序,就像是一個該讓病患好好休息的理想場所。」
另一次則是他帶一名肋骨多處骨折的老先生回台灣,到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到了一個像是大廳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摩肩擦踵』。那個空間的人口密度讓人連呼吸都不太順。我們被擠到一個角落去,連站的空間都快沒了。」
「安東尼蘇」表示,日本的醫療分級作得非常確實,基層醫院對來診病患作分類,「這就是為什麼名古屋的中部國際醫療中心,只有兩床病人,而沒有發酒瘋、發燒小兒、或是任何原因自己走來掛號的病人」。
而台灣的急診則是「醫療量能無上限」的概念,當你通過了重度責任醫院的評鑑,「這代表無論多少病患、是否超越了你人力負荷的上限,你都不能說不,你不能說抱歉我們沒辦法再接了,因為民眾、醫院、衛生管理機關都無法接受這種說法」。
「安東尼蘇」也指出多年前的「邱小妹醫療人球事件」後,「醫德」成了萬能的勒索名詞,現在打轉院電話,幾乎不會聽到不能轉過來,而是「要過來可以,但已經沒有推床,可能會扣床喔」。他進一步解釋,就是急診室病床已躺滿,要嘛坐輪椅、要嘛站著,一定得躺床就必須把轉院救護車擔架床扣住,救護人員也得在現場等到有床位空出來才能離開,「這就是我們台灣人自豪的醫療現況」。
他點出台灣的醫療環境,有的是壓倒性的「可近性」,民眾可以直接去台大醫院掛急診,看多年沒好的鼻塞問題,完全沒人可以阻止,但這些「可近性」都建立在壓榨醫護人員人力、精神壓力上,「當我們的國民,對此產生優越感的時候,這樣的壓榨是看不到盡頭的」。
「安東尼蘇」直言,因為民眾已經產生了優越感,若停止掛號,拒絕病患,就像是在這個優越感上搧了一個大巴掌,「像是告訴他們你的優越感都是假象,台灣的醫療系統沒有你想像的健全,這是政府、民眾都無法接受的事。」
延伸閱讀:大S猝逝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