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篤司對日本《BSS山陰放送》表示,原則上咬指甲的行為,對於皮膚科或精神科來說,都像是一種疾病,對此各家各派也有不少論調,但基本上是源自於心理上的不安,因感受到壓力而產生出下意識的行為,如果本身有強迫症、發展障礙的族群,更容易出現類似的行為。


【推薦新聞】低消80元才能吹冷氣!早餐店防長時間佔位 祭內用規則民眾力挺


他提醒,咬指甲會逐漸累積對皮膚造成的損壞,人類的口腔有許多細菌,久而久之,可能對皮膚上的傷口造成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等相關病症。此外,不停的刺激皮膚,10至20年之後也有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然而大塚認為,目前並沒有根治這種行為的方法,需要透過與身心科醫師諮詢,在日常生活上給予支持才是重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約面試卻「關閉職缺」 前輩曝公司想法:千萬別No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