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蟲在各國現蹤,引起不少民眾擔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邀請曾研究此昆蟲的蔡坤憲,說明臭蟲相關資訊。

對於臭蟲可能在哪些情況下開始流行,蔡坤憲表示,臭蟲族群擴散的方式主要為被動式傳播,如攀附躲藏於行李、衣物、家具,再因人員攜帶或物流交通移動到下個地方。此外,近年來高抗藥性的臭蟲族群出現,使得化學防治成效降低,因此臭蟲流行的條件包含從境外透過行李夾帶臭蟲進入台灣、高抗藥性臭蟲族群建立於台灣、臭蟲孳生的家具或行李未被妥善處理,流入二手市場或被人撿取使用等。

蔡坤憲提醒,倘若未來臭蟲大流行,臭蟲侵入學校、圖書館、捷運等公共設施,民眾個人防範措施、政府的監測與介入處理,以及病媒業者的專業知識與處置手法三者結合,才有可能減低臭蟲的孳生與危害。

至於民眾個人,蔡坤憲建議,民眾於旅店住宿時,可先將行李放置於入口處,檢查床墊四角以及床附近的家具縫隙,有無黑色血便、蟲體與卵粒,若發現可向旅店業者反應更換房間。

此外,針對臭蟲叮咬會引起的傷害,蔡坤憲指出,臭蟲叮咬造成的過敏反應常見為紅色丘疹,且周邊皮膚會腫脹成硬塊,皮膚也會發癢、刺痛,症狀大約1周到2周內會消失。

蔡坤憲也提及,臭蟲與其它蚊蟲叮咬的差異在於叮咬位置。蚊蟲多以皮膚裸露處叮咬,而臭蟲多於皮膚與衣物、棉被接觸附近叮咬,典型的叮咬痕跡排列為線狀,若過敏症狀嚴重,建議到皮膚科就診。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第一次歐洲自由行最推薦哪裡? 網友點出這點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