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近日舉行言論自由月的布條活動。然而,這場活動卻引起了爭議,因為其中一條布條上寫著「火冒4.05丈」,被認為是對原住民加分制度的歧視。為了解釋這個制度的歷史背景,以及避免學生對此制度產生誤解,台大特別針對此事進行了說明。他們強調,這個制度並不會造成教育資源的排擠,也不會影響非原住民學生的升學名額。
台大在最近的校務會議上解釋了現行的《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這個辦法起源於1952年的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政策,當時的《臺灣省山地教育實況調查報告書第一期》中提到,山地原住民的教育環境相對落後,這成為阻礙他們教育發展的一個因素。因此,教育部實施了升學優待加分政策,讓原住民族能夠進入以漢族為主流的教育體系。
台大也指出,1994年將「山胞」改為「原住民」,並於1997年將「原住民族」寫入憲法。1998年通過的《原住民族教育法》明確保障原住民族的教育權益。2006年修法後,台大開始以外加名額的方式招收原住民學生,對於取得文化和語言能力證明的學生,額外錄取總名額的2%。
台大強調,這個升學制度並不會排擠其他學生的教育資源,也不會影響非原住民學生的升學名額。近年來,為了推動多元文化意識,這個制度已經轉向成為升學保障政策,旨在改變原住民族普遍低社經地位的現狀,並提升原住民族的集體權益。
此外,台大也成立了「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諮議委員會」,並在2022年設立了原資中心獨立辦公室,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輔導,並改善原住民族學生的學習環境。他們還成立了組群平等工作小組,希望通過制度的改革來消除校園中的族群歧視,並提高教職員生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敏感度。
台大希望這些努力能夠讓校園成為一個友善的環境,讓不同族群的學生都能夠平等受到尊重和支持。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