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黑鳶有群聚、夜棲等特性,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與台灣猛禽協會等學術、社團,已在全省組成一黑鳶調查志工,會於每年秋冬的9月、12月某一天,全省約百名志工同步在通報的各地黑鳶棲息地去數黑鳶。今年度秋季數量為752隻、冬季為879隻,今年也因此以較高的879隻為代表數量。

黑鳶調查的今年冬季成果及歷年數量對照表。台灣猛禽協會提供
黑鳶調查的今年冬季成果及歷年數量對照表。台灣猛禽協會提供
黑鳶研究人員發現築巢於樹上的家族。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黑鳶研究人員發現築巢於樹上的家族。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林惠珊表示,為何於秋冬進行兩次調查,因為目前研究人員初步認定秋季多屬留鳥,冬季則可能已加入自北方南下的侯鳥。今年的數量是自1992年開始監測黑鳶族群數量迄今的新高點,且南北族群有感增加。今年度新增屏東調查點賽嘉、另台灣東北角族群恢復零星夜棲。目前數量最大的夜棲族群在貢寮地區,高達268隻。透過持續進行的黑鳶衛星追蹤紀錄,有助於瞭解隨著族群數量增加後,新增的夜棲地位置。

黑鳶有群聚特性。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黑鳶有群聚特性。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林惠珊表示,近年調查數量分析,北部、南部黑鳶族群都有增加趨勢,其中又以近年北部增加的趨勢較為快速,目前北部族群超過500隻、南部族群超過300隻。在北海岸或屏東特定範圍的民眾,可以感受到黑鳶比以前容易目擊且數量增加;這也是近年推動農友勿使用農藥的友善農法的成果。

台灣的黑鳶數量,最早由沈振中老師在1992年開始調查,持續廿餘年。台灣猛禽研究會自2013年起接手調查工作,當時2013年的調查數量僅有272隻,近年來可說數量逐年增加。

群棲枝頭的黑鳶。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群棲枝頭的黑鳶。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飛翔天際的黑鳶。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飛翔天際的黑鳶。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小檔案之黑鳶

學名Milvus migrans

俗名:老鷹、來葉

特徵:體長50公分至60公分間,全身黑褐色,尾羽中央凹陷似魚尾。為國內第二級的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習性:以農田、魚塭、河流、水庫等野外為棲息環境,群居,會單獨或小群出現覓食,會捕捉老鼠、青蛙、魚類,也撿拾野生動物屍體及垃圾為食。

分布:國內北從基隆,南到屏東都有發現,目前鳥調應逾8百隻。

資料提供: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