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名單今出爐,共由3名量子力學學者獲獎,分別為法國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克勞澤(John F. Clauser)、奧地利塞林格(Anton Zeilinger)。
3位得獎者在「量子糾纏(量子纏結)」的實驗,確立了違反貝爾不等式(又稱貝爾定理)的結果,並在量子資訊科學扮演先驅角色」,他們的研究成果,替以量子資訊為基礎的技術開闢了新的道路。
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也舉辦2022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邀請到國內多位物理專家對獲獎者進行評析。
清大物理系教授牟中瑜表示,這3位獲獎者是量子科技的開端,其中關鍵現象是「量子糾纏」。
至於量子發現對生活的影響,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啟東直言「貢獻大」,不僅是5G、6G等量子通訊基礎的速度層面,量子效應還可防竊聽,在軍事、銀行保密交易等都會用到。
另陳啟東提到,量子糾纏也讓量子電腦做到古典電腦做不到的計算;牟中瑜也說,量子電腦是用量子力學的原理,在糾纏疊加狀態下,量子組合時間少,可把很大的數字分解,比古典電腦更省時間。
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應誠補充,現在距離較短(約幾十公里)的量子電腦已商品化10多年,銀行、軍方皆有使用,但長距離則還未出現。
陳應誠也表示,這3位得獎者的研究相當有趣,克勞澤先推演出真實試驗,阿斯佩進行驗證,塞林格則使其更精準,3人以很妙的基礎物理連結到現在,促成糾纏粒子、糾纏光子等,並連結精緻的量子科技,坦言「意義很大」。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曾到台大演講 6字回應讓學者欽佩
台大物理學系教授管希聖提到,過去曾邀塞林格到台大演講,可惜對方有事無法成行,而那年恰巧也碰上諾貝爾獎出爐,許多人都認為塞林格非常有希望,笑說「他那時可能沒得獎就不來了」。
不過阿斯佩則真有到台大物理系演講,陳應誠那年也在現場聆聽,回憶當時,「台大物理演講廳全客滿」,而他還詢問隨機性如何來?阿斯佩則回應「本質性的隨機」,6字簡潔有力,讓他印象深刻。
成大物理系講座教授陳岳男也分享,自己有位學生在維也納大學唸博後,據稱塞林格實驗室今也為獲得諾貝爾獎慶祝,但塞林格本人沒來上班。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不漏接! ►壹蘋新聞網 粉絲團 ►壹蘋娛樂 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