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9月25日在紐約與美國商界及學者等舉行座談會時,將美中關係比喻為夫妻,會爭吵但最終彼此需要;李強並釋放訊號,指北京希望與華盛頓保持穩定關係。


然而,中國官方10月9日針對稀土連發6份公告,美媒形容最新措施是「幾乎前所未有」的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對此回應,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的關稅。


海外民運人士王丹今天在其網路節目「王丹學堂」上發表評論表示,從「夫妻論」的中美關係緩和訊號到嚴格稀土管制激發的不安,中國政策在短期大轉彎,不是單純的經濟報復,而是中共內部權力運作和對外姿態的交叉產物。


他說,外交政策的劇烈擺動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壓力和權力博弈的反應,因此政策轉彎的第一個訊號是中國的內部權力不穩。


二是中共20屆四中全會即將在本月20日召開,王丹認為,習近平在會前對美國展現強硬的姿態,確保黨內共識以及個人地位的穩固。因為國家面臨外部壓力時,領導人以民族利益捍衛者的面目出現,能強化自身合法性。


作家、國際政經評論員汪浩10月11日也在社群平台臉書發文說,中共四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北京連環出手:稀土、鋰電、人造石墨、超硬材料設備等全數納入出口管制,並同步調查輝達、高通等美企。


他認為這首先是「內政焦慮的外化表現」,透過「被圍堵」、「被打壓」的敘事,習近平得以重塑民意與黨內忠誠,使體制在危機中重新整隊。其次,這是對川習會的預防性對沖,以稀土與新能源鏈為槓桿,試圖逼美方在談判中讓步。


此外,他認為這也反映出習近平正在「將經濟安全全面國安化」。從供應鏈自主、糧食能源自給,到科技「去美化」,中共正把每一項經濟政策納入戰略安全架構。


在限制稀土出口的新規引發廣泛重視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今天透過書面表示,中方事先已就措施可能對產供鏈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評估,並確信相關影響「非常有限」,並指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


這名發言人並說,9月中美馬德里經貿會談以來,短短20多天時間,美方持續新增頒布一系列對中限制措施,美方的行為嚴重損害中方利益,嚴重破壞雙方經貿會談氛圍。(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稀土多重要?晶片到F-35都需要 川普為它祭100%關稅懲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