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身穿Balenciaga全套白色造型登場:寬鬆斗篷搭配白色襯衫與同色長褲,腳踩黑色尖頭高跟鞋,造型簡潔優雅,並以光滑的後梳髮髻完成造型,散發出一種「不費力的高雅感」。
這次不僅是她首次出席巴黎時裝周,也是她自 2023 年在德國杜塞道夫出席「永不屈服運動會(Invictus Games)」以來,首度重返歐洲。
梅根離開飯店準備前往秀場時,也吸引大批民眾聚集,只為一睹皇室風采。到達秀場後,她與澳洲導演巴茲魯曼寒暄,並坐在前排,甚至與 Balenciaga 創意總監皮耶皮喬利(Pier Paolo Piccioli)之間出現一段被形容為「有些尷尬」的互動。
然而,根據多位公關專家指出,梅根這次的現身並非完美執行,甚至「有些失誤」。
公關公司Interdependence PR總裁施密特(Sarah Schmidt)向《每日郵報》分析,「巴黎時裝周是梅根有意重新進入文化精英圈的起點。她想展現自己正在建立一個不依靠皇室規範的個人品牌與傳承。」
但施密特認為,她選擇亮相的品牌卻「不是理想選擇」:「這個舉動展現了雄心與獨立,但執行上卻很不合時宜。Balenciaga 的爭議陰影仍在,與之結盟削弱了她的公信力。」
這家奢侈品牌曾有一組廣告中有兒童手抱穿著綁帶皮革裝的泰迪熊;另一組廣告出現了與兒童色情法相關文件的影像。這兩組廣告經曝光,在網路上引發巨大爭議,被指控 Balenciaga 默許甚至利用兒童剝削,後來品牌趕緊道歉消火。
但施密特指出:「對於一個以同理心與倡議為核心的公眾人物而言,『聯想』非常重要。這次的舞台是對的,但劇本錯了。她未來的品牌重點應該是『可信度與一致性』,而不是矛盾。」
英國公關教練崔絲(Natalie Trice)也告訴《每日郵報》,梅根出席巴黎時裝週「理論上是個好決定」,但實際上仍有一些「失誤」。
崔絲解釋說:「時裝周不是虛華的活動,而是簽訂合作、形成聯盟、衡量相關度的地方。你與誰同場、穿什麼衣服,都傳遞出訊息。她這次的出場基本上是在說:『我仍在這裡,我仍具影響力,並且身處正確的圈子。』但就像以往一樣,梅根的思慮總是有些鬆散。」她力挺該品牌的舉動讓她被酸是「偽善的公爵夫人」,而她在看秀時,還被拍到她疑似在一名模特兒在伸展台上走台步凸槌時,毫無同理心地咯咯笑。
巴黎行頻頻公關凸槌
公關專家更指出,她此次巴黎行,真正出問題的是梅根從車內拍攝的一段IG限時動態。
崔絲說:「那段在隧道附近拍攝的短片——正是黛安娜王妃出事的地點——實在太不合時宜了。我今天早上看到那段影片時,真的嘆了一口氣。無論是否刻意,它都讓焦點從時尚轉向情感,而且不是她能控制的方向。」
這段影片讓她被批評為「缺乏敏感度」,甚至「令人費解地沒品」。
影片似從梅根的視角拍攝,畫面中可見她將雙腳翹起,車輛行經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與榮軍院橋(Pont des Invalides)等地。
而下一座橋正是阿爾瑪橋(Pont d'Alma),黛安娜王妃、男友多迪法耶茲(Dodi Fayed)與司機亨利保羅(Henri Paul)於 1997 年 8 月在那裡身亡——這起悲劇對哈利王子造成極大創傷。
崔絲指出:「目前哈利與梅根都沒有『隨性內容』的空間,一個錯誤的貼文或脫離脈絡的影片,故事就會失控。巴黎本來是正確的選擇——中立、高曝光——但執行需要更嚴謹。偏離主軸的舉動,不會讓她得到想要的讚譽。」
她補充說:「對梅根而言,問題從來不是登場那一刻,而是之後掀起的回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