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信部在「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明定,每個車門應配置「具備機械釋放功能」的車外門把手,系統的設計應滿足在鎖止裝置處於鎖止狀態時,發生不可逆約束裝置展開或動力電池熱事件等事故後,「非碰撞側車門應能在不藉助工具的情況下,透過車門外把手開啟車門」。

「安全技術要求」同時明定,「每個車門的車門外把手在任意狀態時,相對車身表面應具備手部操作空間,該操作空間應不小於60mm×20mm×25mm」。

中國工信部表示,本文件針對汽車車外門把手的事故後功能、佈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間,新增了相關要求,從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

這項汽車門把手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徵求意見至2025年11月22日,正式標準有望於今年年底前發布。陸媒一致解讀,這意味隱藏式車門把手將被禁止,退出汽車市場。

報導引述車企人士表示,對車外門把手的操作空間作出規定,事實上就是明確禁止全隱藏式車外門把手的設計。「安全技術要求」作為強制性國家標準,規範了車門把手的結構型式,將有效解決全隱藏式電動門把手操作不便、安全性不足的問題。

綜合財聯社、北京晚報等陸媒報導,特斯拉(Tesla)率先推出電控彈出式隱藏門把手後,因為美觀具科技感,又降低風阻省電,引發全球車廠爭相效仿。今年4月,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前100名的新能源汽車,電子隱藏式門把手的搭載率已高達60%。

然而,隨著隱藏式門把手的普及,其高故障率和安全性的問題也隨之暴露。

中國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試驗中心碰撞測試顯示,配備電子門把手的車型在側面碰撞後,車門彈出成功率僅為67%,遠低於機械門把手的98%。此外,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2024年因隱藏式門把手夾傷兒童手指的投訴比2023年暴增132%。

配備隱藏式門把手的電動車,不但許多人遇過不知道怎麼開門的尷尬,更嚴重的是遇到事故斷電,乘客開不了門逃不出去,救援人員也開不了門救人。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5月指出,隱藏把手有幾個不好,一個是重量大,還有密封性差,帶來了噪音大,還有一個就是它都要用電來驅動,一旦缺電的時候,發生碰撞它打不開。實際上,隱藏把手的唯一作用就是減少風阻,風阻確實有可能減少一點,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上週對特斯拉2021年份的Model Y休旅車啟動調查,涉及17.4萬輛,原因是接獲多起投訴,其電子門把手故障,無法從外面打開車門,其中有部分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因此被鎖在車內。

Model Y是特斯拉最暢銷的電動車,它使用電子隱藏式門把手,這些門把手可以自動彈出或透過車輛的觸控螢幕操作。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方面表示,計畫對車門把手重新設計。(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一貫道信徒赴中國被拘留 陸委會:仍有9人無法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