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早在2012年承認巴勒斯坦的觀察員身分,給予幾近於國家的地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當中,大約有四分之三、約150個國家已經把巴勒斯坦當做獨立國家,而非在以色列境內的附庸。
這兩年來因為以色列猛烈攻擊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人,除了哈馬斯武裝部隊外,還有多數平民、婦孺慘遭攻擊,糧食斷絕,人道慘狀令各國深表關注,盼能對以色列施壓,促成區域和平。
葡萄牙外交部20日宣布,將於周日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加入英、法、加拿大等國行列。法國總統府艾麗賽宮(Elysée)也表示,總統馬克宏與其他9國22日將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期間承認巴勒斯坦國。除了葡萄牙和法國,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澳洲、比利時、安道爾、加拿大、盧森堡、馬爾他、聖馬利諾。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19日在社群媒體平台X發文說,「面對加薩和其他巴勒斯坦領土極為緊迫的情勢」,他已向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重申他22日在紐約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意願。
馬克宏說:「這項承認是區域全面和平計畫一環。目的是回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對安全與和平的渴望。」
他寫道,阿巴斯也重申推動必要改革的決心,以重建巴勒斯坦治理,並應對未來巴勒斯坦國穩定的挑戰。
法國電視一台(TF1)與LCI電視台報導,馬克宏將在演說中強調和平與安全,並譴責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2023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及矢言將哈瑪斯排除在任何形式的治理之外。
報導提到,在法國,承認一個國家屬於外交政策,即總統權力範疇,不需要國民議會表決,也不需要聯合國特定程序,只要總統一句話即可正式承認。

以色列持續反對,聲稱不會有巴勒斯坦國,這類行動只是獎勵哈瑪斯而已。數週來,以色列官員公開威脅法國,揚言採取外交報復措施、併吞約旦河西岸等。
法國猶太組織代表和藝術家、知識分子、企業家昨天投書《費加洛報》,呼籲馬克宏等到被扣押在加薩的人質獲釋、哈瑪斯瓦解後再承認巴勒斯坦國。
他們在公開信中寫道:「要有這樣的代價,也只有這樣的代價,(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措才有助於和平,否則就只是在恐怖主義面前的道德投降。」
法國輿論對承認巴勒斯坦國的看法分歧。根據BFM電視台(BFMTV)最新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53%受訪者贊成承認巴勒斯坦國,47%反對。
其中泛左翼和中間派政黨「同在」(Ensemble)支持者多半贊成承認巴勒斯坦國;右派共和黨(LR)選民贊成、反對各半;極右翼「國民聯盟」(RN)選民則多達78%反對。
馬克宏本週接受以色列電視台N12訪問時直言,由於近兩年來的戰爭造成加薩平民大量死傷,以色列正「徹底毀掉自己(在區域及全球輿論)的形象和可信度」。
控制加薩走廊的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發動突襲,造成以色列約1200人遇害,251人遭擄為人質;以色列隨後大舉反擊。加薩衛生當局統計,戰爭爆發至今,巴勒斯坦一方已逾6.5萬人喪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