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造成的損害不僅波及住宅區與學校,更波及外交機構。歐盟駐烏代表處以及英國文化協會大樓在爆炸中受損,歐盟與英國隨即召見俄羅斯大使以示抗議。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嚴詞譴責這是「赤裸裸的恐怖行徑」,並強調歐盟將持續支持烏克蘭。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表示,普丁「正在屠殺兒童與無辜平民,破壞所有通往和平的希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全國發表談話時,形容這是「蓄意屠殺平民」的恐怖襲擊,並強調俄羅斯的行動無異於對國際社會呼籲停火與和談的挑釁。

這場攻擊的時間點格外敏感。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進行會晤,試圖探討停火與和談可能,但會談並未達成實質共識。外界普遍認為,普丁此舉是刻意展示強硬姿態,不僅意在向基輔與烏軍傳達「俄軍仍有能力升高戰事」的訊息,更是對川普拋出談判橄欖枝的「下馬威」。分析人士指出,普丁正藉此告訴川普與美國政界:任何談判都必須在俄方設定的遊戲規則下進行,否則只會面臨更大的軍事壓力。

同時,普丁正計畫於下周訪問中國,參加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大閱兵,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此舉顯示俄羅斯正積極強化與中、朝的戰略聯盟,試圖在西方制裁與外交孤立之下,尋找更多支撐。對於剛與普丁接觸過的川普而言,俄羅斯此時選擇發動大規模襲擊,似乎意味著普丁要先在戰場與國際輿論場上奪回主動權。

在烏克蘭方面,國內對川普的立場也出現更大疑慮。烏國輿論普遍認為,如果川普真想扮演「和平推手」,那麼此番襲擊正好是對他意圖的直接挑釁,顯示俄羅斯根本沒有誠意透過外交途徑結束戰爭。對澤連斯基政府來說,這更是證明持續獲得西方軍援的重要性。

歐洲多國亦強調,俄軍的殘酷攻擊不僅是對烏克蘭的威脅,也是對歐洲整體安全秩序的挑戰。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表示,這是「有計畫的戰爭罪」,並呼籲國際社會必須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孤立,不能對普丁的侵略行為有任何妥協。

目前,俄羅斯官方尚未對空襲造成的平民傷亡作出回應。但在國際輿論場上,這場襲擊已經成為俄羅斯挑戰談判、打臉川普和平調停企圖的強烈信號。分析認為,除非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權力角力出現重大轉折,否則戰爭短期內難見終止的跡象。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濫殺兒童跨性別兇手日記曝!悔成跨性別 盼「從未洗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