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勛上週五在台北表示,公司正準備推出一款「針對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的新產品」,這款晶片是在最先進架構基礎上,依照美國政府規範進行性能削弱的版本。他強調,目前仍需獲得川普政府批准,「最終能否出售,取決於美國政府,目前還在協商之中。」

《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黃仁勛發言之際,輝達已通知供應鏈夥伴逐步停產 H20。公司發言人僅回應:「我們持續調整供應鏈,以因應市場情況。」相關消息最早由《The Information》披露。

輝達在中國的布局引發華府內部爭議。由於人工智慧晶片可應用於軍事或高階 AI 系統,美國政府一直權衡是否應進一步限制銷售,以確保在全球 AI 技術競爭中保持優勢。

川普今年4月曾禁止H20晶片銷往中國,但在7月改變立場,允許在銷售額上抽取 15% 分成後恢復出口。川普上周更暗示,若輝達的新晶片在性能上「降級 30% 至 50%」,政府可能放行。他表示:「換句話說,就是削弱功能後的版本。」

即便性能下調至比 Blackwell B300 低一半,新產品的效能仍超越去年 OpenAI 用於訓練聊天機器人的晶片水準,且高於拜登政府原本設下的對華出口門檻。

這一政策轉向已引起國會關注。伊利諾州民主黨眾議員凱瑞希納穆爾西上週提出法案,要求未來對華 AI 晶片出口須經總統與國會審批。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班克斯也公開質疑黃仁勛推動對華銷售的立場。

除了美方壓力,輝達在中國也面臨挑戰。中國國家網信辦7月約談輝達,要求解釋晶片中疑似存在「後門功能」,質疑其可能被遠程操控或停用。與此同時,中國媒體報導華為晶片性能有所突破,AI 公司 DeepSeek 也聲稱下一代國產晶片即將問世。

黃仁勛的亞洲行程顯示他在地緣政治間的平衡戰略:先訪問亞洲供應商,再前往華盛頓與官員會談。他強調,已向中方官員明確說明輝達晶片不存在任何後門功能,「根本沒有這回事。」他也坦言對北京的懷疑感到意外,因為中國過去一直強烈要求獲得H20出口許可。

輝達將於周三公布季度財報,市場預期這將成為重大關注焦點。上個月,輝達市值突破 4 兆美元,成為全球首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輝達機器人新大腦Thor上市 黃仁勳:推進物理AI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