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引述美聯社報導,民進黨在去年國會大選未能過半,這次是執政黨於一個月內第2度嘗試重掌立法院,但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遭遇接連挫敗。

在7月26日首波罷免案投票中,24名國民黨立委也全數挺過,執政的民進黨遭遇慘敗。

彭博(Bloomberg News)分析家將挫敗歸因於總統賴清德聚焦複雜的兩岸關係,而非更專注在民生議題上,以致選民出現投票倦怠。外界普遍預期到第2波罷免的結果,所有主要政黨這次都未大力動員支持者。

罷免案失敗恐會加深政治僵局,在野陣營可能將繼續挑戰賴總統的政策主張,關鍵焦點包括明年的政府預算、國防開支及大法官人事同意案。

路透社報導,賴總統今天晚間於總統府就投票結果發表談話說,行政院長卓榮泰在726罷免投票後,已經多次向他請辭,但他希望卓榮泰繼續堅守崗位、承擔重任。

賴總統指出,內閣將啟動必要的人事改組,讓團隊更有效率,施政更有感。

另外,今天同時舉行的核三重啟公投案,結果為未達通過門檻。

法新社報導,民進黨反對重啟核三廠,除非安全獲得保證,而且核廢料處理有解,主要在野黨國民黨支持重啟核三,其主張為了能源安全,核電有必要性。

公投結果出爐後,賴總統表示,對結果予以尊重,「而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我也充分理解」。

賴總統提到:「在核電議題交互辯證的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就是『安全』…核能安全是科學問題,科學需要驗證的問題,不會在一場公投就徹底解決。」
     
台灣民意基金會本月稍早公布民調顯示,有66.4%民眾同意核三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不過有評論認為此公投是浪費時間,因為核三重啟取決於「主管機關」批准這項前提。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說道:「不管是否通過,決定權都在政府手中,所以根本不會有任何區別。」

延伸閱讀: 藍綠激戰大罷免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正準備拍殺青戲 《艾蜜莉在巴黎》副導驚傳拍攝中倒地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