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編舞家暨舞者絲釋民與游馨琁聯手共創的舞作「KOWAW鷹」,2024年入圍西班牙「第23屆布爾戈斯和紐約國際編舞大賽」(Burgos & New York International Choreographic Contest)決選,獲大賽總監艾斯特班納茲(Alberto Estébanez)青睞選為2025年西班牙「第7屆朝聖之路舞蹈藝術節」(Festival Danza en el Camino)年度競賽3大編舞作品之一。
絲釋民與游馨琁自7月1日至21日,與另2組獲選團隊同行,以舞蹈進行朝聖之旅,展開為期20天的文化遶境,沿著具有千年歷史的「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深度走訪西班牙北部5大自治區。
包括亞拉岡(Aragón)、拉里奧哈(La Rioja)、卡斯提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加利西亞(Galicia)和巴斯克地區(País Vasco)的8個省分,一路巡演19座城鎮,以教堂、廣場、山嶽、星空、街頭為舞台,向當地居民傳遞來自台灣的舞蹈文化,分享創作精神。
絲釋民Taboeh a‘Oebay Tataysi’是賽夏族與阿美族後裔,作品深植於原住民文化和土地精神;游馨琁現為英國阿喀郎‧汗舞團(Akram Khan Company)舞者,曾與多位國際知名編舞家合作。兩人共同編創的「KOWAW鷹」,名稱來自賽夏語中的鷹,意象源自台灣傳統信仰中的大鵬鳥,以鷹的展翅飛翔,象徵靈魂在生命旅途中穿梭、遷徙、解脫、蛻變,由困境進入覺悟。

3組團隊於21日回到舞蹈節據點、也是朝聖之路上的著名古城布爾戈斯(Burgos),晚間9時在布爾戈斯銀行藝術中心(CAB)前戶外階梯廣場進行競賽最終戰,當地民眾熱烈參與,人潮坐滿階梯。
絲釋民與游馨琁作為最後一組壓軸上場,以爆發生命力與挹注真實情感的演出,搭配西班牙佛朗明哥歌手Niño de Elche情緒濃烈的歌聲,深深感動現場觀眾,不少民眾忍不住拭淚,終以累積的觀眾票選數,與另一組西班牙舞蹈團隊Marcat Dance舞成平手,共享首獎,平分高達2萬1000歐元(約新台幣72萬元)的獎金。
絲釋民與游馨琁賽後告訴中央社,這次參與「朝聖之路舞蹈節」巡演,首站就被庇里牛斯山的景色與空中盤旋的鷹群震撼,沿路並深受當地居民濃烈的人情味感動。

游馨琁表示,有一站在僅有198位居民的偏鄉演出,當地居民都說,「朝聖之路舞蹈節是他們每年最期待的活動」,讓她更想努力分享舞蹈創作。她也在與同行夥伴交流中,獲得許多故事與感觸,「真的很幸運能夠有這麼棒的環境可以彼此交心,是人生中很難得的連結」。
絲釋民提到,這次巡演中,用舞蹈與這塊土地連結,在地觀眾都投入熱情的眼神和掌聲回應,彼此很親近、和諧,讓他有「回到家」的感覺。他舉例,有一站表演時下起雨,居民們竟然回家拿大毛巾來幫忙擦地板,雨停後又繼續觀賞表演,讓他們深受感動。
當中央社問及奪下首獎的感想,游馨琁說,非常榮幸並且開心,能夠來到西班牙和當地觀眾以舞蹈分享心路歷程;絲釋民則感謝西班牙的土地與人民對他們的尊重與照顧,因此「我們也用盡全力分享來自台灣的精神、文化與創作」。
中央社訪問舞蹈節總監艾斯特班納茲創辦「朝聖之路舞蹈藝術節」的動機,他指出,舞蹈節是「布爾戈斯和紐約國際編舞大賽」系列活動之一,以舞蹈藝術輝映朝聖之路的美,旨在以實質獎金鼓勵編舞家創作,目的在幫助編舞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本身也是舞者與編舞家的艾斯特班納茲向中央社評論「KOWAW鷹」,他認為舞作每一幕都如影像作品般美麗,編舞既寫實又具有超現實的元素,絲釋民與游馨琁的演繹非常精湛,游馨琁表現細微、精妙但同時又充滿生命力,絲釋民有著一顆無私的心能與團隊眾人融合,「舞如其人」,讓現場所有觀眾都沉醉在他們的才華裡,因此能贏得首獎。
「布爾戈斯和紐約國際編舞大賽」2002年在布爾戈斯創立,是展現舞蹈多元價值的平台、促進創意對話交流空間,每年皆獲西班牙地方政府高度重視並提供經濟補助,系列競賽包括「劇場中的舞蹈」、與建築和街頭結合的「與石共舞」、鼓勵未成年舞蹈家結合手機錄影的「布爾戈斯律動」,透過種種非傳統競賽推廣編舞藝術。
「朝聖之路舞蹈藝術節」隸屬於大賽系列活動,但近年來不論駐點廣度、扎根深度,都逐漸發展成深受民眾引領期盼的年度文化盛事。艾斯特班納茲並將舞蹈藝術延伸至街頭藝術,邀請布爾戈斯當地壁畫藝術家沙沙(Christian Sasa),將絲釋民與游馨琁的「鷹」姿繪製在布爾戈斯市中心一棟民宅上,以巨幅壁畫生動保存來自台灣的舞蹈精神及跨越國界的文化連結。(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