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路透社報導,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時,被問到汽車關稅可能會在何時實施,他表示:「可能會在4月2日前後…本來要在4月1日…但我們改成4月2日。」
川普自今年1月20日二度就職總統以來,已公布一連串貿易行動,針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是最新一起。
川普就職後,除了現有關稅外,已針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額外加徵10%關稅,並宣布針對墨西哥商品和加拿大非能源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不過隨後又宣布延後1個月實施。
他也計劃自3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鋁徵收25%關稅,昨天還指示經濟團隊為每一個對美課稅的國家制定「對等關稅」方案。
川普宣稱這些命令將為美國產品在海外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重振長期下滑的美國製造業基礎,但這些命令也引發企業困惑、惹怒美國的長期盟友,並加劇消費者和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率再次上升的擔憂。
川普前往佛羅里達州寓所度週末前,並未針對進口汽車關稅一事提供更多細節。但他一直對美國汽車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感到不滿。舉例來說,歐洲聯盟(EU)針對進口汽車徵收10%關稅,是美國針對進口客車徵收稅率2.5%的4倍;不過美國針對利潤豐厚的進口皮卡車徵收25%的關稅。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表示:「我們肯定川普總統審視所有進口車的構想,這是重要的一步…全面性的貿易政策對於實現總統加強美國汽車產業的願景至關重要。」
不過法利本週稍早也曾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成本上升和更多混亂。
根據分析公司Wards Intelligence蒐集的汽車數據,去年美國境內銷售的新車中,有將近1/4被歸類為進口車,其數據不包括在美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生產的汽車。
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翻新「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對這3個國家製造的車輛所用的零件來源設下廣泛規範,75%以上零件來自這3個國家的所有汽車均可免關稅。
美墨加貿易協定預計將於2026年重新接受審視,一些分析家認為,川普近來針對汽車及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徵收關稅的言論,可能是為重新談判這份協定鋪路。
延伸閱讀:川普二度上任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https://static.nextapple.tw/web/layout/img/clicktonex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