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1月1日下午4時10分發生規模7.6的淺層強震,建築傾倒、山川移位、道路如豆腐般碎裂成多塊,氣象廳更在數分鐘後發布「大海嘯警報」,主震加上之後的餘震,總共奪走260條人命,近1300人受傷。
震災後全球各國隨即發動救援賑災,台灣也第一時間捐款協助,日本政府雖迅速安頓災民,但這場地震對災民造成的心理陰影卻影響深遠,時隔11個月,日本當局與專家評估審核後,統計災後相關的「災害關聯死」人數增為235人,(包括因住在避難所、環境壓力變大等因素而健康惡化的死者),罹難者總數升至462人,這也是繼2011年311大地震之後,日本「災害關聯死」人數最高的一起天災。
位於中東的阿聯大公國歷經75年來最強豪雨,大雨從4月15日下到17日,單日降雨量創下該國新高,許多地點在16日一天內就降下相當於平常一年半的累積雨量。其中杜拜機場跑道更被洪水淹沒,1244班國際航線被迫取消,旅客受困,最後阿聯大公國共有5人死於洪災。為何酷熱乾旱的阿聯會出現罕見的暴雨?眾說紛紜,但氣象專家大多歸咎於地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異常天象。
7月下旬襲台的凱米颱風並未在菲律賓登陸,但其外圍環流帶來的豪雨災情不下於凱米對台灣的重創,菲律賓至少36人死亡、455萬民眾受影響,災區滿目瘡痍。
南美洲的巴西則在今年9月迎來破紀錄的乾旱,從空中俯瞰亞馬遜河流域,水位劇烈下降,巴西逾半以上國土都受乾旱威脅,這是當地75年來最嚴重、也是範圍最大的旱災。
另一場重大水災發生在西班牙瓦倫西亞省,低氣壓帶來暴雨,10月29日起多地傳出災情,多個地點在單日內降雨超過一年的總量,洪水沖走大橋,許多汽車被激流沖走。
政府發動救援行動不夠快,數千名志工自發前往災區,發放物資,協助清理淤泥,比協助救災的軍隊還更早到達災區。水災至少帶走230條人命,經濟損失逾35億歐元(約1198億元台幣)。
當地過去也曾有水患,但罕見過如此慘重災情,專家推論氣候暖化帶來天候異象,但也質疑如果當局應變夠快,也許有些民眾不至於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