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4日舉行第130屆畢業典禮,這所學校曾孕育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Richard Feynman)、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靈(Linus Pauling)、及提出摩爾定律的米德(Carver Mead)等半導體科技先驅。AI教父黃仁勳致詞,以人生經驗和輝達故事勉勵畢業生。


黃仁勳開場請畢業生感謝家人的愛和付出,他有感而發,「我的孩子(唸書)時沒有搬出去,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真的很開心,現在他們搬出去了,我心情是難過的。」


他告訴畢業生,走到這一刻足以證明「你們的性格、決心、願意為夢想所做的犧牲」,人生道路也需要學會犧牲、以及承受痛苦與磨難。


他半開玩笑說,輝達兩位首席科學家都出自加州理工學院,輝達正在招聘,「輝達真的是一間很棒的公司,我是個非常好的老闆,大家都很喜歡我。」


他說,雖然自己和畢業生年齡相差40歲,但都處在各自的巔峰時刻。「對你們而言,往後還有更多要登上的巔峰,我希望自己還沒登頂...所以我一如以往的認真工作,確保自己還能創造出更多的巔峰時刻。」


他提到,去年很榮幸在台灣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詞,分享輝達一路走來的旅程,以及過程中所學到的教訓,他也在那場演講中鼓勵學生接觸AI。


他表示,AI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它的進化非常迅速,是他所知唯一一項在多個方面同時以「指數級速度」進步的技術,因此他告訴台灣大學畢業生,用跑的、不要用走的。僅僅一年之後,AI技術就已發生許多變化。


接下來,黃仁勳與學生分享他如何看待目前正在發生的變化。


他說,電腦產業翻轉帶動整體產業的翻轉。早期,IBM開發System 360是電腦的源頭,至今它的基本思想和架構仍影響著電腦產業。他畢業當時,IT產業規模還很小,銷售軟體賺錢的概念是天方夜譚,今天卻已成為這行最重要商品。


2012年,加拿大科學家克里澤夫斯基(Alex Krizhevsky)和辛頓(Jeff Hinton)設計了深度學習架構AlexNet,標誌著AI革命開始。輝達其後做出一些決策徹底改變了公司。輝達相信「第一原理」並做出決策,相信的事便全力以赴。


黃仁勳提到,輝達後來研究深度學習,系統性的深入計算領域的各個層面,從早期發明的圖形處理器(GPU)開始,再開發出現代的GPU,現代GPU與早期GPU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產品。


他說,2022年,OpenAI推出ChatGPT,AI成了主流。輝達從顯卡公司變成AI公司,現在創建的是人類無法開發的軟體,可以完成人類無法想像的事情。


黃仁勳說,AI下一波浪潮是機器人技術,輝達今天的機器人技術是靠一連串挫折造就出來的;過往,每當輝達創建出讓客戶興奮的產品,不久後就被踢出市場。輝達於是決定打造一個「沒有客戶的市場」,這段話引起台下一片笑聲。


他說,「沒有客戶,就不會有競爭者,沒有人會管你在做什麼...一個0億美元市場(Zero-Billion-Dollar Market)」。輝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機器人電腦,「我對輝達所創造的成就、及創造的下一波AI浪潮機會十分滿意。」


他說,更重要的是,輝達培養出深具靈活度和韌性的文化,經歷一次又一次挫敗,克服並抓住下一個機會。每一次都從中獲得新技術,強化企業性格。


黃仁勳表示,如今的輝達,很難分心、很難被挫敗,「任何挫折在我們眼中都是機會。」正如費曼所言,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也可能是不公平的,並且會發給你一些爛牌。


他引用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歌曲說,「快速地通通甩掉吧」(Swiftly Shake it Off ),但台下一時沒有人反應。黃仁勳停頓片刻,搖搖頭說,「你們太專心讀書了...我自己都笑了。」


他再次提到與家人參觀京都苔寺,一名老人家蹲著專注整理花園影響他深遠。他勉勵畢業生,把挫折看成契機,痛苦和磨難會增強品格,變成終極超能力。


他表示,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當中,他並非最看重智慧,而是他能夠忍受痛苦與磨難,專注在某件事情上面很長一段時間,以及處理挫折和發現機會的能力。


他也期許學生找到一項技能,「願意用一生去精進、磨練技能,並讓它成為你一生的志業。」他也說,要規劃人生優先順序,才有足夠時間做重要的事。

 

黃仁勳表示,AI下一波浪潮是機器人技術。美聯社
黃仁勳表示,AI下一波浪潮是機器人技術。美聯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他們將有悲慘的一天!美國陸戰隊司令嗆解放軍 如果不想船艦被擊沉就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