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太陽能、鋰電池、電動車被稱為拉動經濟的「新三樣」。大陸民眾則戲稱泡麵、榨菜、可樂為「窮人三件套」。

綜合財經自媒體「長投學堂」與陸媒報導,經濟不景氣、消費降級下,一般民眾買不起的房子、車子、貴州茅台酒、蘋果手機甚至牛肉,價格跌跌不休,屢創新低。但「窮人三件套」今年相繼大幅調高價格,原本買三件套最低只要人民幣9元(下同,約新台幣40元),漲價後卻要13元,漲幅接近50%。

5月中旬,「康師傅方便麵即將全線漲價」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第一,「方便麵邁向5元時代」引發熱議,網友譏稱「被迫消費升級」。

報導指出,龍頭康師傅數款經典產品大約半個月前調漲零售價,桶裝麵由4.5元漲至5元;袋裝麵由2.8元漲至3元。統一企業也自5月1日起調漲部分泡麵價格。

在此之前,被稱為「下飯神器」的涪陵榨菜,平均一小包漲到3元,引起老一輩感嘆。數據顯示,涪陵榨菜價格近14年漲幅超過600%,晉升唯一追上一線城市房價漲幅的產品。

5月結束,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飲料巨頭宣布漲價。500毫升塑膠瓶裝的可口可樂,建議零售價從3元/瓶調整至3.5元/瓶,漲幅超過16%;百事可樂也將零售價調整至3.5元。目前中國大陸市面已經難尋3元以下飲料了。

經濟學有一個概念叫「季芬財」(Giffen good),這是由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季芬(Robert Giffen)提出的。他發現,當人們越是賺不到錢,對馬鈴薯這類廉價的主食就越是有需求,反而推動了價格上漲;如果收入增加,就會選擇麵包當主食,馬鈴薯的需求下降,價格也隨之下降。

報導指出,「窮人三件套」為代表的速食食品,恰恰具有類似的屬性。畢竟,就算泡麵漲到5塊錢一碗,對很多人來說,又快又便宜又能吃飽,仍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該買還是得買。(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拚連任 連線蔣萬安談少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