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Quacquarelli Symonds(QS)提供的資料,台灣除了台大進入世界前100強,其他大學院校的排名都在世界200名以後。


中央社報導,在台灣榜單排名第2至第4的大學院校依序為清華大學(世界排名第210)、成功大學(世界排名第215)、陽明交通大學(世界排名第219)。在台灣榜單排名第5的台灣科技大學在世界排名則位居第392。


QS分析,台灣的大學院校在就業能力相關指標表現較佳,分別有3所和2所大學院校在「雇主聲譽(或雇主評價)」和「就業成果」進入世界前100強。


不過,整體而言,在「就業成果」這項指標,有85%獲納入排名的台灣大學院校排名較去年下滑,僅15%排名較去年上升。在「雇主聲譽」這項指標,台灣大學院校的平均得分則依然高於世界平均。


扣除就業相關指標,QS指出,在所有其他指標,台灣大學院校的得分都低於世界平均。


中央社詢問,為何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在就業相關指標表現佳,卻同時有高達85%的大學院校的「就業成果」排名下滑。


QS回應,「就業成果」(Employment Outcomes)評比考量的因素包括畢業生就業能力(或受僱能力,employability),以及校友在不同領域的影響力。這兩個項目中,只要有一個項目的得分下降,即足以影響「就業成果」總分。


QS持續擴大、完善校友影響力這個評分項目納入的專業領域和多元背景。此次評比納入全球超過8萬2000名人士,領域涵蓋商業、政治、公益慈善等,分析他們的經歷、養成背景和就讀的大學院校。


至於「雇主聲譽」,QS指出,這是參考全球約10萬5000名雇主的意見。這些雇主應邀提名畢業生品質最佳的高等教育機構,提名數量限制為本國和外國大學院校最多分別為10家和30家。


QS資深副總裁索特(Ben Sowter)表示,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在就業市場及海內外雇主之間持續享有強健名聲,但在研究影響力和國際合作方面依然面臨挑戰。


細部來看,在「學術聲望」、「雇主聲譽」、「師生比」、「教員人均被引用次數」、「國際教員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國際研究網絡」、「就業成果」、「永續發展」等9大項評比指標,台大在其中6項的排名為台灣第一。


台大在「就業成果」的表現最突出,在世界排名第11、在亞洲排名第4。此外,在「學術聲望」和「雇主聲譽」,台大在世界排名也分別有第39名和第44名成績。


在「師生比」這一項指標,台灣得分最高的大學院校是台北醫學大學,世界排名第84。陽明交通大學則在「教員人均被引用次數」排名台灣第1、世界第245。在「國際教員比例」,台灣以政治大學得分最高,世界排名是第521。


儘管在「國際學生比例」和「國際研究網絡」這兩項指標,台大都位居台灣第一,但台大在這兩項指標的世界排名分別為第451和第459。


QS的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有來自106個國家地區約1500所大學院校獲納入排名。在今年世界前20強大學院校中,第1至第10名依序為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的倫敦帝國學院、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第11至第20名則依序是美國賓州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澳洲墨爾本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香港大學;澳洲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中國清華大學。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一。翻攝MIT官網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一。翻攝MIT官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中國海警南海猛撞菲律賓船隻 釀菲國海軍1人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