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立陶宛政府同意以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此舉激怒中國祭出制裁手段,立陶宛多項產品被拒於中國海關門外,導致對中出口幾乎歸零。
外電報導,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1月28日表示,經過持續不斷的外交磋商後,中方已解除大部分的經濟施壓措施,雙方持續磋商,已接近和解。
不過,中國官方對此態度很低調。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被問到能否證實中國和立陶宛已恢復正常貿易關係、以及做出此決定的原因為何,他說,「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行事,也將根據相關的規則處理問題」,並稱再次敦促立陶宛「糾正錯誤,回到一個中國的正確軌道上來」。
德國之聲中文網2日引述德媒「法蘭克福匯報」報導說,雙方都希望7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能成為雙邊關係緩和的一步。
這篇文章認為,在經歷了長期對峙之後,中國與許多西方國家及其合作夥伴的關係似乎略有緩和。中美元首「拜習會」11月15日舉行後,中國批准了美國科技行業的一項重要收購,並允許萬事達卡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日本和韓國外長最近舉行了會晤。自12月初開始,包括德國在內的5個歐盟國家公民可以免簽前往中國。
文章引述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米科塔(Andrew Michta)說,如果像立陶宛這樣的小國能夠堅持原則並仍然獲得勝利,那對於歐洲的大國來說是一個教訓。
這篇文章的作者說,許多人將中國與立陶宛改善關係視為北京試圖振興經濟的一種努力。中國的限制措施導致立陶宛的供貨量在2022年驟降80%之後,歐盟在2022年底將中國與立陶宛的貿易爭端訴諸世界貿易組織,拉脫維亞貿易專員指「好的合作夥伴應該相尊重,堅持公平競爭」。(中央社)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