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阿凡達憂鬱症候群」(post-Avatar depression syndrome ,PADS),並非一種經過醫學認證的疾病,而是在各地陸續傳出相關報導後,媒體自創的名稱。

英國《衛報》報導,2009年《阿凡達》上映後造成轟動,有影迷在網路論壇的阿凡達版留言指稱:「自從我看了《阿凡達》就情緒低落,潘朵拉星球的完美世界讓我好想變成納美人,我甚至想到要自殺,以為我下輩子可以出生在像潘朵拉一樣的美好世界。」

他這番話引發一千多則留言回應,許多網友表示有同感,有網友說想要變成充滿靈性、愛好大自然的納美人:「我覺得人類大敗。」之後在其他多個論壇也有類似的熱烈討論,2010年媒體報導此事時,就簡稱為「PADS」。

《阿凡達》迷全都化身為藍色納美人出席首映會。路透社
《阿凡達》迷全都化身為藍色納美人出席首映會。路透社

雖然沒有醫學專家認證它是一種病,《阿凡達》的後座力卻不可小覷,來自不同地區、分屬不同族群的影迷反應,看了電影後,對於人類與大自然的疏離感到深沉的哀傷,擔憂地球的未來,也對生活現況不滿,他們的憂鬱感覺是如此真實,讓他們深感困擾。

當時的新聞報導指出,有這種憂鬱感的影迷以年輕男性居多,其中一些人的貼文透露他們在學校、家庭就有些孤單不快的經歷。紐約心理學者昆澤爾(Stephan Quentzel)曾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訪問,解釋這種感受的起因,因為電影裡用了最先進科技打造出遠勝過現實的美好虛擬世界,跟虛構的烏托邦對比,現實生活顯得更加不完美。

阿凡達的熱情影迷。路透社
阿凡達的熱情影迷。路透社

看了《阿凡達》引發的悲觀還會持續很久,有人觀影多年後還走不出情緒低潮,有一位影迷估計,阿凡達論壇當中約有10%至20%影迷反應現在仍覺得憂鬱。

但這種憂鬱並非無藥可救,加拿大非營利組織「保護古老森林聯盟」提出自救三部曲,一、走出戶外體驗大自然;第二,加入自然保育行動;第三,鼓吹別人一起保育自然。

也有影迷現身說法講述自己走出阿凡達憂鬱的歷程,瑞典青年希爾(Ivar Hill)第一次看《阿凡達》時才17歲,隔天他在論壇寫道:「早上起床,這世界看來……灰灰的,就像我的人生,我所做的一切都失去意義,一切都索然無味,我不知道還有甚麼生活的動力。」他在論壇獲得一些鼓舞,後來開始研讀哲學,並開始健行親近大自然,上個月他接受《紐約時報》訪問,透露自己有了轉變,「阿凡達讓我更喜歡在樹林靜坐放空。」他創設一個阿凡達論壇,還在裡面結交了女友,結婚成家。

現在三十出頭的希爾已不再沉迷於《阿凡達》的虛幻世界,知道有續集推出,他會樂於去看場電影休閒一下,但不會熱切盼望「搶頭香」。

另一部2021年公開的紀錄片也提及《阿凡達》影迷互相療癒的故事,乍看之下就是一群阿宅的聚會,但有影迷聲淚俱下地陳述,他曾在觀賞電影後產生厭世念頭,是電影同好在論壇拯救了他,「結果我打消尋死念頭,還萌生一股想好好做事的動力。」他說這種衝勁讓他決心讓生活環境更美好。影迷在聊天討論中建立同志情感,撫慰了彼此的心靈。

還有影迷倡議減少消費、避免浪費,多親近大自然。

《衛報》指出,當年《阿凡達》雖締造票房紀錄,卻被形容為「沒人記得劇情的賣座大片」。相隔13年推出的續集是否帶來同樣的效應仍不得而知,往好的方面想,也許這部以水中世界為主的新片,能掀起一波保護海洋的環保熱潮。

 

珍惜生命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媽媽我做到了」男大生抱人形立牌參加畢典 母親節最催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