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周三公布歐洲對中國的最新外商直接投資(FDI)數據,發現儘管歐中關係緊張且中國因防疫清零政策而經濟不穩,歐洲企業仍加碼投資。

這份榮鼎集團《被揀選的少數:歐洲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新展望》(The Chosen Few: A Fresh Look at European FDI in China)報告,分析了歐盟與英國對中投資以及20多年來的演變。

據研究資料,今年上半年歐盟對中的FDI不減反增,總金額高達55億歐元,高於去年與前年同期的48億歐元,也較2019上半年的54億歐元微幅增加。換言之,在過去連續兩年減少後,今年歐洲企業又再度加碼投資。

研究員克拉茲(Agatha Kratz)、巴爾金(Noah Barkin)、杜德里(Lauren Dudley)發現,投資中國的企業與國家出現集中趨勢;少數幾個大型企業不斷加碼投資他們在中國的營運,其中以德國企業為最。

過去4年,投資中國的前10大企業平均佔了歐洲對中國直接投資總額的近80%;相對之下,2008-2017年的平均數字僅為49%。2021年前5大企業為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德國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德國BMW、法商威立雅公司(Veolia)和英國醫藥集團(CrystecPharma)。

歐洲對中國FDI的前五大產業為:汽車、食品加工、醫藥/生科、化學與消費品製造,含括直接投資總額的近70%。汽車製造如今更占歐洲對中直接投資的1/3。這個比重在德國汽車製造商BMW在中國合資企業「華晨寶馬 」股權今年上半年由50%增至75%,以及許多歐洲汽車製造商加碼投資中國打造電動汽車後,勢必將再增加。

報告分析,趨勢是由德國政策鼓勵、汽車製造產業初期固定成本高,及與中國市場發展相符的因素所導致。

另外,投資也集中在4大歐洲國家。2021年排序為德國(46%)、英國(20%)、荷蘭(13%)、法國(10%),囊括了89%的對中直接投資總金額。

然而有趣的是,於此同時,沒有新的企業願意進入中國市場,且除了少數大型企業外,其他多數企業卻選擇暫停在中國的新投資項目。

報告指出,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近年來歐洲幾乎沒有新的企業選擇進軍中國市場」,且收購中國企業的腳步停滯,直接投資項目中幾乎全都是必須從零開始的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s)。

研究員分析,這凸顯了「歐洲企業對如何看待中國市場風險與機會間的平衡歧見越來越大」,也指出歐洲企業也認為需要關注對中國依賴的議題。

這與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5月發布的調查報告相符。報告指出,由於北京當局嚴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導致在中國營運的歐洲企業信心大減。

中國歐盟商會當時表示:「如果現在的情況持續下去,他們會更加評估取代中國的替代方案… (北京防疫政策)無心地打開了其他亞洲國家吸引歐洲投資的大門。 」

面對德國企業對中依賴,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13日表示,正在擬定新的對中貿易政策,以降低對中國原料、電池與半導體的依賴,承諾在與北京進行貿易往來時將「不再天真」。

哈柏克考慮推出減少或甚至取消對中國的投資與出口保證等措施,且不再推廣貿易展,讓與中國做生意變得較無吸引力,這也是德國首度將對中國立場的轉變體現在貿易政策上。(中央社)

壹蘋娛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entertainment 壹蘋新聞網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extapple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