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原廠公布資料,保時捷集團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81.6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194.6億歐元略為下滑。集團營業利潤則從去年同期的30.6億歐元大幅下滑至10.1億歐元,營業利益率由15.7%降至5.5%。保時捷執行長Oliver Blume坦言:「這不是一場會很快過去的風暴。世界局勢正在快速變化,我們需要從根本重新思考並改革整個品牌架構。」

Blume進一步指出,當前保時捷遭遇的壓力主要來自三個層面:中國豪華車市場需求顯著下滑、美國進口關稅所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全球電動化轉型進程比預期更為緩慢,導致供應鏈調整進度受阻。由於美國客戶受到價格保護政策保障,光是進口關稅就對保時捷帶來約4億歐元的額外成本負擔。

為應對這些挑戰,保時捷在上半年已針對內部進行初步重整,包含策略性重整成本約2億歐元,與電池相關事業則計入5億歐元的費用。接下來,公司也將在下半年展開與員工代表的新一輪協商,進一步討論未來幾年的深層改革。

儘管面臨不小的營運壓力,保時捷在產品力與品牌吸引力方面依舊維持強勢。上半年全球共交付146,391部新車,其中36.1%為電氣化車型(包含23.5%純電車與12.6%插電式油電車)。在歐洲市場,電氣化車佔比更突破57%,超越原IPO設定目標。最暢銷車型依舊是Macan,交付數量達45,137輛。值得一提的是,保時捷在北美以及海外與新興市場均創下交付新高。

在電動化布局方面,保時捷全資子公司V4Smart GmbH的電池芯製造進度順利,位於德國諾爾德林根的第二條圓柱型鋰電池產線已正式啟用,與位於埃爾旺根的第一條產線構成歐洲唯一的高性能圓柱型鋰電池製造網絡。

除了產品與技術層面的持續精進,保時捷也再次證明其賽道實力。日前於倫敦落幕的Formula E總決賽中,保時捷一舉奪得車隊與製造商雙冠王頭銜;而在利曼24小時耐久賽,911 GT3 R車型也再次在LMGT3組別成功封王,保時捷963則以驚險過程取得總成績亞軍,展現電動與燃油賽車並進的深厚技術底蘊。

隨著歐盟與美國政府日前就關稅議題達成協議,保時捷也調整2025年財測內容。最新預測顯示,全年營收將落在370億至380億歐元之間,集團整體營業利益率將介於5%至7%,淨現金流利潤率預估為3%至5%,相較先前財測區間略有調整,但仍反映出品牌對中長期發展保持信心。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TOYOTA商旅人氣雙雄再推購車優惠 GRANVIA與HIACE零利率專案延長至8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