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國仍然很容易將原因和責任歸咎於五常所享有的優勢權力,更多的是指責美國是全球衝突的唯一煽動者,並為其全球霸權主義議程濫用否決權。與廢除否決權和重組安理會領域的勢頭和說法相反,有令人信服的論據表明,否決權在提供必要的平衡和威懾那些會顛覆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威脅方面的作用、遺產和影響。

五個常任理事國以歷史遺產為基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者,當時都是盟國,每個國家都擁有核能力。基於它們在軍事上的優勢,它們被授權決定、領導並對影響全球和平與文明進步的未來的全球問題提供基於道義和力量的判斷。通過擁有這些能力,從他們的地位和成就中獲得的合法性和信任,以他們提供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實際能力,使更快的決策和對衝突的威懾成為可能。

否決權:預防性外交的第一步

否決權是預防性外交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經過驗證的大國擁有實際和想象的權力來威懾和執行規則,是對任何打算胡作非為的挑戰力量的第一個障礙。如果沒有預防衝突或侵略的第一步,它將在雙管齊下的風險中創造一個更危險的氛圍。

首先,如果目前擁有這種特權和權力的國家,即「五常」,失去了這種否決權的優勢,它們將失去在防止對其自身利益和生存的威脅方面的第一個預防選擇。由於失去了阻止對其生存威脅的第一道防線,它將為更多的武力行動提供更大的藉口和理由。

其次,其他國家將抓住這個機會,在挑戰大國的首要地位和確保自己在區域和全球更高層次上的權力計算方面,進行更大的主張和權力投射。由此產生的影響將是無政府主義傾向的上升和更深的軍備競賽循環。否決權結構對這兩個方向都有作用,它是一種重要的威懾和制衡手段,但自相矛盾的是會對其他國家造成不公平的印象。然而,國際關係和交往的現實仍然植根於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即小國需要大國的安全保證,作為一種信任和規範的遵守。

權力角力恐破壞穩定

要求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享有平等的投票權的呼籲帶來了更大的影響。如果所有的決策,特別是關鍵的安全考慮,都要以全民公投的方式進行,那麼對緊急和高影響危機的反應就會變弱變慢,有可能延長和惡化衝突,而不同國家的不同議程和利益又會使衝突惡化。其他影響包括西方/東方或北方/南方在權力和影響力均等方面的分歧越來越大,在創造更平等的權力分配方面,各方都會努力爭取更大的承認和要求。如果取消了否決權,五常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特權的喪失,將造成更多不穩定的行動和不可預測的政策不確定性。

在呼籲擴大否決權或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讓來自各地區或崛起中的大國和發展中世界的代表參加的時候,這將造成其他權力角力的持久和永無止境的困境。其他地區或次地區將希望擁有利益,對合法的地位和認證進行無休止的辯論。權力將如何被衡量,一個大國或一個國家被認為是有價值的或強大的依據是什麼,是誰的敘述?目前的權力對等和評估指標本身就是一種變化的狀態,在這裡,權力衡量不是一門固定的科學。

如果目前的結構被廢除,東方/南方可能會陷入自滿,並利用他們的新權利來推動一個由東方/南方主導的新秩序。這將反過來威脅到西方/北方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和利益,他們可能會採取報復性措施,影響全球穩定和整體進步的方向。西方依靠東方的市場、資源、資本量等,而東方也依靠西方的市場,在知識創造和安全保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一旦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這種二分法就會改變。

東西兩極分化的現實

隨著現行制度的改變,失去了更大的權利感,這意味著西方或五常失去了推進其對全球事業的貢獻和附屬關係的藉口,再加上其他國家對其自身利益的更大推動,將增加聯合國過時的地位,如果不是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隨著這些大國的退出,國際承諾、自願支持和援助將面臨真正的衰退,他們將成為全球反西方或反美國言論的受害者。

西方和根深蒂固的權力機構被指責為世界問題的根源,包括在其偏袒國家和煽動戰爭的政策取向中實行雙重標準和公然的虛偽。從氣候變化到豐富他們對衝突的渴求,西方被指責為同謀,並利用安全理事會中的不平衡權力領域。但是,你不能想保留蛋糕同時也把蛋糕也吃了,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其他角色都試圖挑戰基於規則的秩序,並在烏克蘭等地製造危險的衝突,在地區爭端中採取強硬的策略。

據統計,利用否決權最多的是俄羅斯/蘇聯,其次是美國。中國的使用頻率正在上升,其中大部分是為了確保俄羅斯和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烏克蘭衝突。最近,莫斯科在關於其吞併行動的決議中使用了否決權,成為這種兩極分化的另一個嚴酷現實。各國譴責西方國家的不作為或過激行為,但對所有國家遵守聯合國商定的規則和規範的相同期望,似乎可以被調整為俄羅斯或中國的原因和行動的理由,其依據是受害者卡和他們試圖糾正錯誤或抵制西方的欺凌的藉口。現實情況是,沒有人願意放棄他們目前的地位和結構。對於民主的最佳運作,它不一定是一個整體和所有的參與,這也是為什麼在政策制定中,民選代表在問題和決策上有一個層層遞進和分散的光譜的原因。

相關新聞: 《球員兼裁判 俄國擋下安理會譴責併吞烏克蘭決議》 《中國拒在安理會譴責俄併吞烏:孤立不會帶來和平》

聯合國:預防戰爭的第一道防線

全球政治的現實仍然是,每個國家都是為了自己,但為了保持國家的安全,它將需要確保其他國家對他們所處的同一系統有同樣的堅持和共同的信念,以確保他們也能按規則行事,他們將對同一個機構--聯合國有同樣的信念和堅持。它仍然是地球上幾乎所有國家的避難所,只要他們和大國感到他們有一個預期回報的角色,儘管是在遵守商定的規則和秩序的情況下。

儘管他們譴責全球機構,但他們意識到,目前,聯合國仍然是唯一可以提供所需保證的實體,並為所有國家提供同意相同規則的平台。然而,要保持這一點,基於規則的秩序和商定的價值觀和規範必須得到平等的應用。聯合國不是實現永久和平的烏托邦式的救贖,權力和鬥爭的現實主義性質使其無法實現。

聯合國之所以仍然存在,是因為各國知道它是預防戰爭的第一道防線,它仍然是另一場破壞性戰爭的最後希望。進一步侵犯這一結構和預防戰爭的基礎,增加對基於規則的秩序的挑戰,只會帶來不可避免的後果。正如聯合國第二任秘書長達格-哈馬捨爾德在1954年所說的那樣,「創建聯合國不是為了將人類帶入天堂,而是為了將人類從地獄中拯救出來。」直到今天,這仍然是事實。

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接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新聞網粉絲團

►壹蘋娛樂粉絲團

►壹蘋時尚粉絲團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