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丹娜絲颱風與樺加沙颱風接連侵襲台灣,重創南部及東部地區,近期颱風威力帶來驚人雨量與風速,主要原因是氣候變遷導致海水表面暖化,使得颱風降雨強度增強、更具破壞力,這也顯示極端氣候已直接影響國人生活。然而,不只是環境、經濟層面的衝擊,極端氣候也悄然危及每個人的健康。

有鑒於此,保誠人壽特別與台師大合作發表全台第一份由民間主導的《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白皮書》,白皮書揭示三大發現,第一,急性心血管疾病就診與空氣污染二氧化氮具高度關聯,研究指出,交通密集地區的氮氧化物(NOx)濃度,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高度相關,為夏季高峰就診主因之一。相較過往研究多認為PM2.5對心血管影響最大,該研究顯示,氮氧化物(NOx)變化幅度在預測心血管疾病方面,比PM2.5更具參考價值。

白皮書揭示第二大發現,夏季6至8月為心血管疾病高峰期,65歲以上長者為高風險族群。白皮書指出,過去22年中,全台灣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就診人數,平均每年約為296萬人次,就診高峰期發生在每年6至8月。65歲以上就診率比50至64歲高2.4倍,更是18至29歲族群的417倍,顯示高齡男性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風險群。

白皮書揭示第三大發現,氣候風險與社會結構高度交織。白皮書指出,年齡、性別、地理位置與空污暴露程度皆與發病風險顯著關聯,中高齡族群風險較高,但認知與重視程度卻較低。這也呼應了高齡族群普遍對極端氣候的風險意識不足的現象。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失智症躍升國人第二怕疾病 南山人壽白皮書揭長照準備金約6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