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自然人憑證是受理數位存款帳戶開戶的方式之一,近來發生有民眾把自然人憑證轉交或借給他人,或是第三人冒用民眾憑證來開立數存帳戶,淪為詐團人頭戶,部分銀行於是宣布暫停受理自然人憑證開數存戶。
金管會指出,先前暫停服務的17家銀行中,已有16家於九月底前陸續恢復,分別是台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行、華南、彰銀、北富銀、高雄、兆豐、台企銀、京城銀、華泰、陽信、聯邦、玉山及台新銀行;僅元大銀行尚未恢復,預計十月底完成。
銀行業者則表示,自然人憑證的服務範圍廣泛,除線上報稅、勞保系統查詢外,還提供網路銀行等多項民生服務,多家銀行喊卡,是因為發現用自然人憑證開設數位存款帳戶、最終被列為警示戶的比例飆高,經查是詐騙集團假借代辦貸款,詐取民眾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影本後,大量開設各銀行數位存款帳戶,讓民眾成為人頭戶,成為洗錢與詐騙金流的管道。
銀行業者原本希望藉由暫停受理來採取管控措施,杜絕詐騙集團開設人頭戶,沒想到此舉造成不便,引來民眾抱怨連連,不滿銀行為了打詐,不只限縮ATM提款金額,現在就連開戶也變得困難重重。
金管會今表示,部分銀行恢復開戶時,已搭配其他驗證機制,包括透過他行存款帳戶驗證或視訊驗證,強化身分確認,前者較多銀行採用,主因當初視訊是在系統、人力較為不足的情況下的做法。
金管會表示,各銀行恢復自然人憑證開戶後,也會針對警示戶持續監控並強化管理,以降低詐騙風險。

台股2萬7行情發威!國泰00922規模飆7成 搶先揭ETF博覽會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