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投顧指出,第四季市場有三大觀察重點:
首先,台股指數與美國科技股高度連動,尤其受費城半導體指數與輝達股價牽動,指數成分股權重高度集中,台積電市值比重已達40%,前20大權值股權重更超過六成。
其次,相較於指數,個股表現更具投資價值,例如軍工股與PCB股今年漲幅皆超越大盤,顯示波段行情關鍵仍在「成長題材」與「資金動能」。
最後,資金輪動新格局已形成,傳統的電、金、傳輪動架構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AI題材主導的新輪動。群益並點名,10月16日的台積電法說會利多可期,投資人應聚焦題材性個股,並堅持技術面操作紀律。
群益投顧指出,AI產業過去五年歷經感知型、生成式、代理型到實體型AI的演進,帶動全球高速算力叢集、網路傳輸與資料儲存需求不斷增加,即使外界憂心投資過剩,但隨著應用不斷推陳出新,AI基礎建設仍是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撐。第四季持續看好高速網路基礎建設(如高速交換器、矽光傳輸)、工控AI邊緣運算,以及機器人與AI資訊服務應用。
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持續大幅投入算力需求,伺服器量與質同步成長,ODM與機櫃廠如緯創(3231)、神達(3706)、川湖(2059)等受惠。台積電(2330)則因壟斷高階製程而持續受益,第四季CoWoS產能估達每月7萬片,但增速已開始放緩。檢測產業則不受關稅影響,MEMS探針卡需求年複合成長率達10%,宜特(3289)、旺矽(6223)具優勢。
同時,高算力需求帶動散熱與電源模組需求,台達電(2308)、奇鋐(3017)仍是冷板模組供應主力。GPU與ASIC伺服器帶動PCB升級大潮,欣興(3037)、台光電(2383)、台耀(6274)皆是具高階製程能力的受惠者。至於摺疊螢幕手機,雖然目前出貨成長動能不足,但市場期待蘋果於2026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折疊機,有望突破瓶頸,新日興(3376)與Amphenol則為主要樞紐供應商。
群益投顧也點出,AI需求擴散也帶動傳統產業3大投資契機:
首先,先進製程推升特化需求,帶旺新應材(4749)、台特化(4772)。其次,台塑集團(南亞1303)持續推動轉型與跨界合作,加速布局AI、生技應用。
第二,美國電力資本支出創高,AI帶動強勁用電需求,重電產業有望再啟漲勢,華城(1519)、東元(1504)、士電(1503)均受益。
最後,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3%,無人機、潛艦、通訊及飛彈等軍工產業將持續成為焦點,相關受惠股包括長榮航太(2645)、亞航(2630)、豐達科(3004)、晟田(4541)、jpp-KY(5284)、駐龍(4572)、漢翔(2634)。
群益投顧總結,第四季投資策略應以「個股勝於大盤」為核心,鎖定AI與政策受惠題材,並嚴守技術面紀律,在高檔震盪格局中靈活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