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鴻直言,台積電是台股核心支柱,基本面與產業地位皆無可取代,短線放空風險極高。他並強調,AI供應鏈投資並非短線題材,而是以未來三至五年的發展為核心,投資人需要以更長視角布局。他坦言,目前雖然市場對塑化有期待、成交量放大,但基本面仍未跟上,長線投資人需觀察台塑等龍頭企業如何加速轉型,並留意循環底部訊號。
范振鴻指出,股市自低點反彈幅度已大,金融投資部位可望回沖,季報也有機會反映回升動能。券商則因成交量持續熱絡、評價修復,體質相對受惠;壽險金控獲利結構雖將改善,但要再進一步大幅增長仍待新動能出現。
談及美國經濟,范振鴻表示,消費支出約占GDP的70%,若就業市場惡化才會拖累整體景氣。雖然美國非農就業連續四個月新增人數低於10萬,市場出現衰退聲音,但目前主要機構普遍未預估2026年底前出現衰退。原因在於美國消費高度集中在高所得族群,前10分位家庭貢獻近半零售銷售,統計上難以快速反映下行風險。他強調,投資人應持續追蹤失業率、非農就業、零售銷售等數據,短期內「風險存在但機率低」。
對台灣而言,范振鴻指出,雖然勞參率偏低,但內需消費動能仍具韌性,從賣場與量販店的人潮可見端倪。中長期仍需關注人口結構與就業參與率,但短期內消費支撐力道不弱。
范振鴻強調,AI仍是台股長線主旋律,投資人應避免短線盲目放空權值核心。他認為非電族群若要帶動行情,需等待油價、美元及中國供需面的共振。美國景氣雖存雜音,但核心數據顯示「衰退風險存在、機率偏低」。

最低工資26日審議 電價已漲!企業盼工資勿漲逾「這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