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昨公布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向政府建言提出7大主題、三大呼籲,建議緩徵碳費2年,同步實施台版CBAM。7大主題建言,包括「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賦稅暨金融」、「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等,期望政府審慎研議,儘快形成政策方案,為產業營造優質的經營與發展環境。 

環境部表示,我國碳費制度以減量為目的,設計優惠費率、高碳洩漏風險係數折扣,統計9成以上企業已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盼能適用優惠費率,顯示碳費驅動產業減碳,且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並非碳費收費對象;現在將關稅衝擊納入認列高碳洩漏風險事業的條件,正與經濟部研議,碳費仍將如期上路。 

工總白皮書籲緩徵碳費2年,對此環境部表示碳費如期上路。圖為環境部長彭啟明。資料照片。許麗珍攝
工總白皮書籲緩徵碳費2年,對此環境部表示碳費如期上路。圖為環境部長彭啟明。資料照片。許麗珍攝

環境部表示,碳費制度今年正式上路,碳費徵收對象明年5月就要繳費,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適用每公噸100或50元優惠費率,若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還有0.2的係數折扣;統計已收到430廠自主減量計畫,佔收費對象9成以上,其中更有67廠、約16%申請較嚴格指定減量目標,顯見碳費制度已驅動產業減碳力道。

環境部表示,明年繳交碳費企業約252家,其中僅7家是中小企業,換言之,絕大多數中小型製造業不是碳費收費對象,不應將碳費緩徵,作為中小企業因應關稅衝擊的做法。為因應關稅帶來衝擊,也將此因素納入高碳洩漏風險考量,目前正與經濟部研議中。

工總白皮書昨也提出同步實施台版CBAM,環境部表示,國際間只有歐盟有明確CBAM法規,英國仍屬草案徵詢意見中,台版CBAM推動規劃將參考歐盟作法,先從過渡期申報產品碳排放量開始,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啟動試申報,於2027年申報2026年納管產品碳排放量。

針對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等多項建言,國發會表示,產業界所關切的人力、減碳、產業轉型及國際經貿等議題,均與政府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的發展策略相互呼應,著眼於厚植產業實力、加速轉型升級,並營造有利海外布局的環境,期望形成「產業支持政府、政府支援產業」的良性循環。

工總昨發表2025年白皮書,提出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等多項建言。國發會表示產業界所關切的人力、減碳、產業轉型及國際經貿等議題,均與政府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的發展策略相互呼應。圖為國發會新任主委葉俊顯。資料照片。許麗珍攝
工總昨發表2025年白皮書,提出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等多項建言。國發會表示產業界所關切的人力、減碳、產業轉型及國際經貿等議題,均與政府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的發展策略相互呼應。圖為國發會新任主委葉俊顯。資料照片。許麗珍攝

針對減碳及能源政策部分,國發會指出,政府持續發展多元綠能,提出「台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及20項減碳旗艦計畫,協助產業降低碳排、減少碳費支出,並以國家能源自主與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為重點目標。近年除持續擴大再生能源設置外,亦積極推動基礎建設與儲能系統,透過儲能電池及相關輔助服務,逐步完成1000MW建置量,以確保綠能供給穩定可靠。

國發會表示,行政院於今年7月已核定「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聚焦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期藉由創新驅動百工百業發展、創造高薪就業,以及強化國家安全與韌性。此外國發會並偕同相關部會共同推動「AI新十大建設」,擬定涵蓋智慧應用、關鍵技術及基礎建設等3大面向之全方位國家級發展計畫,帶動產業數位轉型與AI應用,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以提升勞動生產力,協助產業轉型及創造成長新動能。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股開盤震盪!台積電南京廠VEU遭美撤銷 股價跌5元報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