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上修台灣今年第 1、2 季經濟成長率,使得上半年整體經濟成長率達到 6.75%,全年預估為 4.45%。羅瑋表示,台灣今年全年GDP成長「輕易超過4%沒有問題」,但要留意短期的風險,下半年有三大潛在變數不可忽視,第一是貿易協議細節不確定,美國雖已與歐盟、日本、韓國達成初步共識,但半導體、藥品等關鍵產業關稅仍待進一步談判;第二是股市過度樂觀,全球股市包括台股在內,接下創下歷史新高,但若有突發事件,恐引發劇烈波動。第三是地緣政治風險,俄烏戰爭後續發展及西方對俄制裁是否鬆綁,將影響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走勢。

外界關心下半年美元指數展望,羅瑋表示,下半年可能持續偏弱,主因在於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日本央行(BOJ)可能升息,兩者交錯效應下,美元將面臨一定壓力。他指出,美國經濟穩健度仍優於多數主要國家,加上各國承諾擴大對美投資與商品採購,將推升美元需求,預期美元指數最快在2026年第一季末至第二季,有機會逐步回升,可能重演2017至2018年的情況。

羅瑋強調,美元走強並不代表所有非美貨幣將普遍走貶,仍須視各國經濟體質與美國政治壓力而定;美國財政部每半年公布的「匯率操縱國報告」,仍是華府對外施壓的重要工具。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也強調,對等關稅「冰山未融化前」必須有所回應,顯示美元與貿易、政治息息相關。

對於台灣2026年經濟展望,羅瑋也點出三大觀察重點,一是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目前預計要到11月才會明朗化;二是美國與各主要貿易夥伴的協議細節尚未出爐,恐牽動科技與傳產出口;三是科技產業AI投資潮是否有降溫跡象。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輝達財報前夕美股緊張!3大指數收黑 道瓊挫34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