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第二季在市況趨緩與競爭升溫下,仍維持穩健成長。平台上半年營收達524.4億元,主打mo店+與momo Ads的雙軌策略持續擴張。精選商家與商品總量突破260萬件,momo Ads品牌滲透率逾20%,並支援Meta站外投放。moPlus訂閱會員人數突破5萬,年均訂單金額成長36%,推升整體營收貢獻。此外,momo也啟動綠活點數與減碳儀表板機制,深化用戶永續參與,強化品牌價值連結。
PChome本季則出現回穩跡象,合併營收為84億元,年減幅收斂至0.6%,主業PChome 24h購物營收年增0.4%。3C品類成為最大動能,受惠於iPhone搶購潮、NVIDIA顯卡熱銷與Switch 2上市,推升平台6月數位商品年增逾一倍。App與網頁改版後,平均訂單金額與每用戶貢獻穩步提升。不過整體毛利率仍受壓,B2C本業上半年降至9.8%,再加上日圓走貶造成的匯兌損失擴大,導致稅後虧損2.22億元、每股虧損1.10元。
在全球市場佈局快速擴張的酷澎,本季合併營收達85億美元,年增16%;活躍用戶數達2,390萬,創歷史新高。其中台灣市場成為焦點,單季營收季增高達54%,超過原先預估,年增更達三位數,且成長主力來自回購用戶。酷澎表示,已與數百家頂級品牌展開合作,並將持續增加庫存與商品供給。儘管新興業務仍處虧損狀態,本季EBITDA虧損2.35億美元,但管理層強調,台灣與韓國早期發展軌跡相似,將持續加大投資力道,視為長期成長引擎之一。
隨著下半年進入iPhone新機、雙11等促銷旺季,三家業者各自展現不同競爭策略。momo穩健經營、廣告與會員變現深化;PChome積極優化毛利結構、導入OMO創新服務;酷澎則持續加速攻台,鎖定回頭客與高效物流成為關鍵。電商三強的此消彼長,也將牽動接下來台灣市場的競爭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