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白氏觀察全球總體觀,出口需求疲軟,政策與關稅不確定性持續升高。2025年第三季全球企業面對出口需求轉弱、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及高利率環境持續等多重挑戰,對未來景氣的信心明顯轉趨保守。供應鏈佈局調整、投資縮手與資金壓力升溫,正成為企業調整營運節奏的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鄧白氏表示,近期國際間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特別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為全球貿易環境增添了不確定性。各國企業、包括台灣市場,都在密切關注其對供應鏈布局與市場策略的影響。多數產業與區域的企業信心同步下滑,顯示全球經濟仍處於高壓震盪期,企業普遍採取更審慎的策略應對變局。

此外,鄧白氏表示,本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小幅反彈1.5%,與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季減6.5%的趨勢形成對比,反映出台灣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下的調整能力與應變速度;部分企業已著手重新配置供應鏈、擴展多元採購來源,並結合政策支援來因應外部衝擊;但獲利、定價與人才招募等指標的下滑,凸顯出企業對未來的審慎態度。面對融資成本上升與市場需求不明等挑戰,企業仍需保持高度警覺,並靈活應對政策與經貿情勢的變化。

展望下半年,鄧白氏表示,儘管美國政府已採取行動緩解關稅緊張情勢,但其貿易政策走向尚未明朗,不確定性仍高,使得全球製造業對未來景氣多持保守觀望態度。這與鄧白氏報告中全球企業樂觀指數持續下跌,以及製造業樂觀程度明顯降溫的趨勢一致,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儘管地緣政治持續緊張、貿易摩擦未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連季下滑,台灣卻展現出難能可貴的初步韌性。

延伸閱讀:關稅戰停90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財星全球500大企業!台積電「躍升60名」排名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