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說,總的來看,假如有較完整的產銷體系,各個供應鏈或經銷商等,都能夠分散關稅負擔,業者受影響相對來講就會比較低,但中小企業跟美方的買方在關稅協議時,可能議價能力比較低,也就是美方可能的買家會要求關稅由製造商來吸收,對中小型的扣件業者的衝擊相對來講會比較大。

熱門新聞:因應美對等關稅衝擊!高市經發局拜會四大公協會 承諾協助加速資源對接

陳其邁希望行政院所公布的相關因應的方案,可以讓從三月就已經受影響的螺絲扣件業等相關行業提早適用,市府也會協調高雄銀行等金融機構,避免股票質押、融貸會衍生第二波在金融面影響,們希望中央也在因應方案能夠提早適用,從三月開始受到衝擊的螺絲業,給他們即時的幫助。

有業者覺得,政府可以帶領業者開發東南亞市場,陳其邁回應,美國關稅是全球性影響,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如果關稅增加而造成美方本土消費減少,勢必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就會生產過剩,在其他市場當然具有一定分散的效果,影響還是非常非常的大。

陳強調,大家還是要很誠實來面對台灣現在所面臨挑戰,所以如何降低風險、分散市場,二方面協助企業在短期因應這一波關稅提高的衝擊,要有完整一個配套方式,才能夠實質的幫助業者。

陳其邁說,這波衝擊大型扣件業者較不受影響,因為供應鏈完整,整個產銷體系分攤這25%。若是小、中小型業者,美方下單的時候,也許由雙方合意看誰來支付關稅,但也可能買方做不同選擇,業者議價能力就較低,美方會要求吸收關稅,對中小型業者影響就會很大。

陳說,假如是替代性比較低的產品,「你一定要買我的東西」,台灣廠商議價能力就會比較高,所以美方要去支付關稅。但是如果成本由美方消費者負擔,整體美國的消費市場一定是會往下走。當美方的消費市場往下走,大家消費能力減低,貨品即便價格再低,進去也沒人買,造成進口到美國市場的規模縮小,全球流通的貿易量當然會減少,一定會影響到台灣、新加坡等這些出口導向的國家,所以這一波對於東南亞各個國家,或者以出口導向的國家,影響都非常大,這個是無可避免的。

陳其邁指出,台灣應該要很客觀、很冷靜、很誠實的來面對現在的困難跟挑戰,也必須針對不同的行業別,能夠評估不同衝擊的程度,來做政策的配套跟調節,這個是具體的做法。他也希望儘速跟美方展開談判,啟動談判個機制。相信賴總統所領導行政院的團隊,一定會做最好的安排跟協商。

延伸閱讀:關稅戰台灣求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賴清德再拋「非紅供應鏈」 他提國際現實打臉:活在平行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