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統計處今公布最新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11月出口金額410.9億美元,月減0.5%、年增9.7%;進口金額331.6億美元,月減3.7%、年增19.8%。在出口、進口互抵後,11月出超79.2億美元。累計1至11月出超74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7.4億美元。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11月出口值寫下歷年同月次高,且是連續第4個月,站上400億美元水準,年增率9.7%則是優於預期且連續13個月正成長。她分析主要有4大因素,包含全球經濟基本面維持穩定,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應用商機加速擴散,時序進入科技新品備貨週期,以及傳統旺季效應顯現。

熱門新聞:紡拓會率21家企業組團赴德參展 台灣館接單金額上看1200萬美元

此外,在11項主要出口貨品,蔡美娜表示,除了礦產品11月外銷因國際原油行情走跌而年減4%,其餘貨品都呈正成長格局,尤其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可謂「重新大放異彩」,出口額167.3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最高,年增14.6%、幅度居各貨類之冠,且是近25個月來最佳表現,對總出口增幅貢獻率約6成,主因受惠AI浪潮席捲全球,加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帶動美國、亞洲主要經濟體拉貨強勁。

資通與視聽產品11月出口104.7億美元、年增11.7%但增幅收斂。蔡美娜分析,收斂原因是伺服器、顯示卡等貨品外銷基期已漸墊高,但出口值仍寫歷年同月最佳。財政部統計累計1至11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64.9%,與電子零組件併計增18.9%,合佔總出口比重達6成5。

傳產貨類方面,財政部表示,隨著市況略有改善及比較基數偏低,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分別年增9.1%、7.6%,基本金屬及其製品也增加4.1%。蔡美娜表示,礦產品以外的傳產貨品11月外銷雖為正成長,但多數增幅屬中至低個位數,加上國際間過剩產能壓力尚未有效化解,評估11月傳產貨類普遍回升,主因是出貨遞延、去年低基期造成技術性反彈,而不是景氣面改善。

機械方面,財政部表示雖然中國與香港、東協市場對於自動化機具或是生產半導體的設備需求有所上升,但日本、歐洲買氣仍清淡,正負因素互相抵銷後,11月出口僅微幅增加0.1%。

展望未來,財政部指出,地緣政治衝突、美中科技爭端等風險持續干擾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海外產能過剩也增添我國傳產貨品外銷壓力,但隨著各國通膨緩解,終端需求漸次提升,加以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國內半導體廠商又兼有先進製程及高階產能等優勢,均可望激勵相關產品出貨動能,有助出口延續穩健成長之勢。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國發會主委大爆料:輝達亞洲總部在「這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