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鴻青指出,雖然台灣家族企業的數量在過去十二年內增加了近400家,但其市值比重卻顯著下降,從2012年的64%降至2023年的27%;此外,台灣企業的「去家族化」趨勢也在加速,像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退休後,企業轉型為專業經理人治理的模式,正是這一趨勢的代表。

蔡鴻青分析,家族企業的市值佔比下降的原因不僅是大型企業的市值擴張,更反映出台灣經濟結構的變化。過去以傳統產業和金融業為主的家族企業,隨著市場環境變遷,逐步被新興的科技企業所取代。特別是中南部的傳產企業,面對市場競爭力下降,市值與產值顯示出衰退的跡象,這也成為家族企業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蔡鴻青進一步提出「經濟轉型3.0」,將台灣家族企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代以傳產為主,涵蓋化工、水泥等行業;第二代則以科技業為主,進入了資訊與供應鏈經濟;第三代則是以高門檻、高資本投入的算力經濟為核心,主要依賴大型科技公司進行布局。

台灣經濟已進入算力經濟時代,企業面臨更高的技術與資本門檻。蔡鴻青指出,像台積電這樣市值超過千億的企業才能在算力經濟中立足。對於許多傳統家族企業來說,這樣的轉型意味著他們必須具備極高的資本與技術實力,才能在新興的市場中生存與競爭。然而,這對於許多家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因為他們往往缺乏這些資源和技術積累。

除了市場環境的變化,家族企業的傳承也是一大挑戰。蔡鴻青指出,隨著現代社會結構的變遷,家族內部的結構和傳承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以往在第一代創業者時代,家庭結構較為簡單,且家庭成員多為直系親屬。然而,隨著少子化的加劇,家庭成員數量減少,傳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如今,平均生育年齡從1949年的21歲增至32歲,平均壽命則從61歲增至81歲,這使得家族企業的傳承週期被拉長,家族內部資源的分配也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家族企業的傳承也面臨世代差異,如何確保家族企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棘手問題。蔡鴻青強調,隨著家族規模的縮小,家族企業的治理結構變得更加複雜,如何協調不同世代之間的利益,確保家族的穩定性,對家族企業的未來至關重要。

在家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平衡所有權與治理權的問題,也成為了一個重要話題。蔡鴻青指出,家族企業通常經歷三個階段:創業時期、傳承與共管時期、以及共識治理時期。

在創業時期,創業者擁有絕對決策權,企業的所有權與治理權高度重疊;進入第二階段後,家族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傳承中保有穩定性;而當企業進入第三階段,所有權分散,家族內部必須達成共識,這時候家族治理和公司治理的雙軌並行成為保障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實際上,由於傳承週期被拉長,這使得台灣家族企業從創業時期直接跳進共治,讓家族治理問題變得更棘手。

蔡鴻青表示,家族企業進入共識治理時期,若治理面臨挑戰,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思考:是否重新整合股權,由於股權在數代之間分散,家族內部缺乏足夠的決策權,這需要進行股權整合,以鞏固家族對企業的掌控力;家族成員可以選擇不進行股權整合,而是透過建立清晰的家族治理架構,達成共識,讓專業經理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最終,選擇引入外部專業經理人,甚至賣出企業股權,將焦點轉向家族財富管理,專注於家族的長期資產運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石塑地板製造業美喆-KY 11月營收3.3億元年增35.9%「連14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