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方面,上週外資終止減持台股,由賣轉買,回補台股329.17億元,而投信法人持續作為台股資金後盾,單週加碼130.52億元,連續買超週數來到第16週,僅有自營商連續17週減碼,上週賣超148.09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11.60億元。

柯鴻旼指出,降息訊息一出之後,台股多方氣勢旺,連兩日上漲順利回補月初的向下跳空缺口,整體而言,在美國經濟維持的環境下,第四季台股在傳統消費旺季、外部不確定因素持續消除,大盤有望走高甚至有機會挑戰前高,而引領台股多頭攻勢仍以AI題材為主,包括輝達的GB200出貨已確立,接下來生成式AI的發展也將從訓練AI轉為推論AI,有利於應用面的擴展。

消費性電子產業方面,柯鴻旼認為,雖然今年已有AI相關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市,但買氣尚未發酵,該狀況已反映於相關個股股價,也讓廠商庫存水位來到健康水準,目前市場在等待明年上半年全球在AI PC、AI手機的需求有望出現明顯成長,進一步帶動相關供應鏈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內外資法人動向,柯鴻旼分析,今年來截至9月中旬即使外資站在賣方,然投信法人同期的買超金額已超越外資,且對比台股指數這波漲幅來看,台股ETF資金流已明顯成為不可忽視之多方力道,除了有助於降低台股波動幅度,也讓台股中長期價值得以彰顯。

針對選股的次產業趨勢,柯鴻旼建議,科技股主要可聚焦伺服器基礎建設升級演進,散熱水冷演進,以及先進封裝、先進製程,高速運算、傳輸等光通訊相關,另外可開始布局明年將持續發酵的Edge 端運用,包括AI PC、AI手機升級等題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2025年1月22日台股龍年封關 休市長達11天史上第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