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隆表示,早期機器人手臂工作很單純,所以只是A點到B點的固定工作,當有了視覺技術之後,就可以做比較多的事。但是,傳統Rule-based的視覺系統有許多極限,包括環境光改變、物件變得比較複雜,相關辨識率就下降了。這幾年開始有AI搭配在視覺上使用,就可以解決過去比較難解決的問題。以科技業來說,過往都是用AOI光學檢測設備,但是經常造成過殺率(overkill rate)過高問題,但是導入AI之後,就可以解決。

陳政隆表示,當客戶詢問到要使用3D視覺進行檢查AOI檢查或監測時,都詢問到需要多少圖片才能產生AI模型,當我們回答需要收集成千上萬個資料時,客戶聽完之後就不太想做。所以所羅門團隊就思考如何透過軟體平台,讓客戶可以用最少量的樣本去建置客製化的AI模型,以提高客戶導入意願。目前所羅門平台已經可以串聯20、30個不同品牌的機器人,並且包括多種2D、3D影像格式與各種品牌網路攝影機,並且平台上面會放上優化過的AI模型,才能在實際場景中使用。

陳政隆歸納目前客戶抗拒使用AI機器人的原因,主要是仍需要足夠數量的資料庫來訓練AI模型,以品質檢測來說,理論上產線的良率接近九成甚至是超過九成,反之就是不良品的瑕疵樣本數過少,可能會無法訓練,但這已經跟傳統AI模型需要上千張的樣本才能訓練的情況,改善不少了。

針對現在最熱門的AI機器人解決人員短缺問題,陳政隆認為,必須要做到幾乎像人一樣聰明,而且具備多功能性。現在輝達已經在開發一些基礎AI模型,如合作開發的Motion Panning(運動平移),就可以納到平台裡面去使用。人才短缺問題,陳政隆表示,所羅門長期仰賴國際人才,光是視覺部門就有來自15個國家的員工,有些是來台灣念碩博士畢業的,有些是外國員工介紹他們朋友,例如越南或印度等國家,而這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畢竟很難跟科技大廠競爭。

神通資訊董事長蘇亮。TCA提供
神通資訊董事長蘇亮。TCA提供

神通資訊董事長蘇亮也針對台灣AI人才的養成提出看法。蘇亮提到,1970年代Intel微處理器的推出,透過教育的推廣,讓大家知道微處理器能怎麼用,但是主要培養的會是專業領域人才。現在在AI人才的培養上,由於是跨領域,所以很多人並不需要知道AI,只要有創新的點子、適合的工具就可以做到,跟過去不太一樣。至於要如何落實AI人才的培育,目前神通資訊內部有做部分規劃,也提供AI實驗室給高中,希望透過高中學生的培養,讓他們有創新的理念,將來可以在各行各業都能夠發光發熱。

蘇亮認為,AI應該無所不在,但是真正想要去做,好像甚麼都不對,缺少了一點東西。過去在推動各類AI應用中,發現有兩點是很重要的。第一個是要有足夠的數據庫,這個數據不完全是一般的資料,包括從物聯網、從大數據雲端、從開放資料等等取得的數據,所以神通要去做的,就是幫業者打造一個資訊共通平台,有了平台才有辦法進行用數據進行AI分析。

蘇亮指出,有了共通平台之後,又發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AI的應用都是跨領域,有些還跨多個領域,所以需要透過多領域的協作,搭配上平台的創新,才有辦法創造出新的AI應用。現在有很多AI工具,對於工科的人來說,或許不難使用,但是碰到跨領域的情況,使用上還是有困難,所以神通又去打造了一個不需要撰寫程式的No code工具軟體,各行各業的人透過No Code的工具軟體,搭配共通平台上面的數據,就可以開發出更多創新應用,而且可以落地應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韓半導體產業新格局!韓2大廠來台演講 三星破天荒與台積電合作H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