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usinessKorea》報導,隨著南韓科技產業在AI浪潮的競賽下,與台灣比較居於下風,主要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著重在晶片製造,尤其是在邏輯IC,且擁有客製化能力,專為企業環境設計,這對於生成式AI來說相當重要,但是南韓主要發展記憶體產業,輝達、蘋果、AMD等企業則是取得關鍵的IC設計主導地位,並與台積電合作、負責晶片製造與先進封裝,形成緊密的AI半導體合作關係。
報導指出,美國大型科技公司與台積電穩固的關係,擠壓韓企發揮空間,尤其是輝達、AMD都宣布將在台灣投資AI研發中心。美國與台灣在不含記憶體的半導體市場取得主導地位,2023年非記憶體市場市值約達4520 億美元,比記憶體市場多了3.5倍,美國半導體協會預測,南韓10奈米以下的市占率將從2022年的31%,在10年後僅剩9%,威脅了南韓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
而能在AI競爭取得地位的,僅為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其提供的高頻寬記憶體(HBM),尤其是最新供應的HBM3E,之後在美光加入後,憑藉著美光號稱其產品能降低功耗30%的優勢,與SK海力士挑戰,但是身為記憶體龍頭的三星,卻在這場競爭中仍處在落後階段。
三星在這場競爭之中,雖然推出AI晶片一站式服務,為客戶提供從設計、製造到先進封裝的服務,但是至今仍然沒有獲得重大訂單,南韓一名半導體專家指出,當一家公司在所有領域都擁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一站式服務才能發揮效用。
報導也強調,韓企應該加強客製化服務的銷售策略,這可以吸引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發展自家的半導體的計畫,並認為開發出好的通用型產品,然後再爭取客戶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想要在AI半導體競爭成功,就必須放棄過去在記憶體市場領導者的錯覺,才有機會增加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