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對抗格局成形,尋求戰略上自給自足成為各國發展AI的動力,一些國家認為在通訊及雲端服務發展落後,更是打算加大投資、在AI時代保護本國安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主權AI」戰略預計將在今年帶來近100億美元營收,輝達在最新的財報顯示,營收達到260億美元,其中有226億美元來自資料中心業務。

報導指出,前任Google、微軟政策主管、現在任職於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Pablo Chavez表示,一些國家對於生成式AI革命將造成經濟如何影響感到焦慮。對於輝達來說,主權AI可能對於企業採購AI伺服器使用的GPU數量放緩,帶來新的成長機會。

黃仁勳近幾個月在全球各地穿梭,並推動多項與政府有關的電信與公用事業相關的基礎建設導入AI的計畫,包括在去年9月會面了印度總理莫迪,12月會見日本首相和新加坡總理,今年還拜訪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拿大官員,以及本月初在台灣台北舉行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黃仁勳就在杜拜的一場演講提及,「你擁有自己的數據,因此你必須獲取這些數據,完善這些數據,並且擁有屬於自己的國家AI,你不能讓他人來做這件事。」

黃仁勳也在這次的COMPUTEX期間,透露有意在台灣再打造一座類似Taipei-1超級電腦中心,並且提供算力給台灣政府與企業使用。與此同時,輝達也與鴻海共同宣布,將以輝達的GB200伺服器為核心,總計共64櫃、4,608顆CPU,預計2026年完工,於高雄建置先進算力中心,驅動集團三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發展,顯示數據與算力就是科技發展關鍵推手,以及政府可以扮演的角色。

輝達目前正在與新加坡電信合作,推動該公司的資料中心在東南亞擴張,並在東南亞創建了一個基於東南亞語言進行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LLM)。

除了以美國企業為首推動的AI基礎建設投資之外,中國則是像包括埃及等非洲國家出售資料中心及AI服務,但是中國的AI晶片表現遠遠不如美國企業,這使得美國企業才是這些國家的首選,僅管美國針對部分國家出口先進晶片進行管制。

分析師指出,對於輝達來說,微軟、亞馬遜、Alphabet旗下的Google等科技巨頭購買力道降溫,那各國政府發展主權AI,藉此購買輝達的產品,將為輝達在下一代產品大量出貨前填補空缺。

從輝達的資料中心業務來看,從去年第一季財報來看,當時僅43億美元,接下來以103億美元、145億美元、184億美元,到今年第一季已經來到22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增4倍,但從季增來看,一路從去年第二季的增長近1.4倍,之後一路從增長40%、27%,到今年第一季增長縮至近23%,分析師預估,該公司的銷售增長可能會隨著基期墊高有所放緩,但仍相信輝達長期的增長預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