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召開媒體茶會,外界關心新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否調整,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是否改變等核能議題。

核三廠1號機以及2號機的除役日期,分別為113年7月27日及114年5月17日。郭智輝表示延役或除役,法律已有相關明確規範,尊重國會及社會討論,經濟部會依法行事,對於核電新技術發展,經濟部也會持續關注,不過核三廠已超過法定執照換發申請期限,執照屆期後,依現行法律不繼繼續運轉。

他表示個人沒有預設任何立場,經濟部是執行單位「要可行、要安全、要有共識」,而且因為民眾跟產業最重視的還是供電一定要夠,每一種電都有人反對,但每個人都要用電,核電現在有法規限制,也要重視核能安全跟核廢處理。

熱門新聞:扣除AI產業成長因素不算 新任經長郭智輝:2030年前供電無虞

外界關心的核廢料問既,他指出政府改組後,國內核電廠的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立法工作改由經濟部負責,經濟部將成立專案辦公室推動選址法案,目前正收集國際相關選址立法資訊,並研擬址草案。

針對新北市政府已核准核一廠的乾貯,經濟部表示目前還未核定核二廠的乾貯設施,因此無法興建,短期目前是推動乾貯,長期則參考國際經驗,面對永久存放議題持續溝通並推動。

台電的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包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因涉及大規模填海造陸、毀壞珊瑚礁,「四接」引發環團不滿。媒體詢問協和電廠改建如果無法替動,是否有替代方案,郭智輝表示,沒有替代方案且必須推動,因為隨著北東電網內機組陸續除役,2025年起電源將剩和平電廠130萬瓩,供需缺口達到470萬瓩,已超過自其他區域傳輸最大的供電能力,再加上未來減煤趨勢,電力缺口恐進一步擴大,即便考量核電延役,不僅時程上難以估計,供電缺口也仍然存在,以區域平衡觀點,協和電廠更新勢在必行。

針對經濟部指出協和電廠改建「沒有替代方案,必須推動」。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經濟部長日前才表示針對四接爭議會傾聽基隆市的地方意見,沒料才過三天,一次就把話說死了,讓基隆人退無可退!王醒之說,經濟部這種說法若不是被台電蒙蔽,就是自打嘴巴。一方面說台灣不缺電,但是又說有電力缺口。

王醒之強調,依照台電2022年7月記者會公布的資料顯示,未來北東電網的電力缺口僅50萬瓩,但才過兩年,就暴增為470萬瓩?為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台電不斷對國人玩弄數字遊戲。當年經濟部「蓋三接即可滿足北部電網缺口」還言猶在耳,而今又翻臉不認。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瑩則指出,協和電廠裝置容量僅100萬瓩,且因燃料成本及空污管制要求,長期低度使用,2023年兩部機組使用率僅28.69%及26.52%,實際發電量僅佔全國用電量0.8%,期待賴總統落實競選期間「深度節能」政見,推動省下一座協和電廠。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華紙導入AI提升科技含量 6月所有紙品漲5%但7月及Q3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