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級知名網紅「理科太太」線上課程的文案這麼寫:「我不是諮商心理師不能幫你諮商,但我在諮商室的另一頭和自己搏鬥了 100 多個小時,我想以學姊的身份,分享我的筆記,陪你走過這一段。」但負面觀感又引起網友爭議,她的問題到底錯在哪?

線上專業講師、職場寫作老師趙曉慧指出,她自己也是賣線上課程的專業講師,從課程產品與行銷文案這兩個角度來看,最大的問題是「不倫不類」,由此衍生出四點失誤。

(1)不符合「分享筆記」產品定位

這套課程的產品定位是「分享筆記」,如果是這樣,課程內容就必須是特定人物的「經驗談」,也就是理科太太接受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從治療到痊癒的故事,以及她的前後轉變、心路歷程。

但從課綱的設計來看,並不符合「分享筆記」產品定位,看不到她個人的經驗談,而是「傳授」一套心理諮商的「理論」,特別是課程文案訴求「陪你從自我覺察到自我療癒」,這就與「治療」綁在一起了。

(2)以「學姐」自居?

只要是賣課程,你的角色就是老師,這會讓倫理關係明確。她以「分享」為定位,分享二字是平等的關係,但她卻用了「我想以學姐的身份」自居,這看似親切,但其實很官腔官調,具有很強烈的支配性從屬關係,她在上位,對於聽課的學員給予指導。要切合「分享」二字的平等關係,比較適合的措辭是「我想以過來人的身份」。

(3)不宜把課程當療程

「分享筆記」當然也可以是理科太太對「心理諮商理論」的個人化學習及應用心得,但矛盾的地方是,她的課程文案又夾雜著指導式的「實作練習」,這就越界了!會踩到兩條紅線。

第一條紅線,「陪你從自我覺察到自我療癒」,字裡行間釋放的訊息就是「治療」。但這一點正是外界最大的抨擊聲浪,理科太太並不具備心理諮商的專業資格,怎麼可以主客易位,變身心理諮商師幫人做治療?

第二條紅線,「理科太太」當初是以「解說科普」表現出色而竄紅,但科普是以「物」為中心的專業領域,當理科太太不具備心理諮商專業的情況下,如何駕馭以「人性」為中心的專業領域?

(4)難掩銅臭味

這整套課程涵蓋「線上課程 x 提供實作練習 x 選書 x 專屬社團 」,完全是「粉絲經濟」的產物,這正是理科太太從神壇墜落的關鍵,銅臭味太濃了!失去粉絲對她的信任。

趙曉慧強調,線上課程產品要賣得動,最關鍵的就是顧客對你的信任感,一旦信任感崩解,一切就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