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這3個字已伴隨楊謹華多年,許多人曾為她感到惋惜甚至抱不平,認為評審始終欠她一座獎盃。楊謹華坦言,演員是敏感且脆弱的,肯定自己的同時又會先否定自己。她也曾經歷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潮起潮落,面對得失心作祟時,雖然旁人能安慰,但最終跨過心魔仍取決於自己。她形容自己像1隻百米衝刺的花豹,平常會發懶,但只要看到喜歡的獵物就會主動出擊,那種「讓生命燃燒起來」的工作,就是她持續前進的動力。

回顧過去幾次與獎項錯過的經歷,楊謹華如今充滿感激,「為什麼不是我?我已經很努力了…」她曾有過這種糾結,但她領悟到努力不一定會馬上得到回報,或許是上天安排了另1個喜悅在後面等著。她豁達提到,如果沒有經歷過那些考驗,現在面對很多事情可能會更糾結、更放不下。這些痛苦與拉扯,讓她往後更成長,因為「上天都有很好的安排,在哪個階段面臨什麼事情、偶爾痛一下,然後這個痛,讓我往後更成長。」

幾經波折的終於拿下首座金鐘獎盃,她反而在過程中深刻體悟到,透過沿路的積累,一點一滴灌溉成豐厚的底蘊,隨著歲月增長,心智越趨穩定與成熟,現在面對得失心已游刃有餘。自認是「晚熟」的她,直到40歲才慢慢開悟,坦承以前的自己很緊繃,是個「自信度是負分」的偽裝者,這樣偽裝的人通常缺乏安全感。現在的她,除了是許多後輩的眼中的人生導師般溫潤,她同時以「放輕鬆」這3個字來勉勵曾經的自己。

楊謹華坦言,《一把青》中的「秦芊儀」是她人生的關鍵轉捩點,在詮釋角色時,她正處於工作轉型、家庭與人際關係都面臨窘境的迷惘時期,「師娘」那種「不對外展現的脆弱,表面堅韌但實則自我懷疑」的狀態,恰巧與當時的她貼切。她意識到不能再逃避,如果要翻轉局面,必須願意跟自己下賭注、付諸行動做出改變,她提到:「《一把青》的師娘跟我走過那一段我想要改變的時期。」她以電影中時空轉換的比喻,來形容過不去的關卡如何成為日後內心豐盈的基石。

楊謹華對詮釋具有挑戰性的角色樂此不疲,但她透露,即便觀眾看來毫不費力,她私下還是經歷一番折騰,例如《不良執念清除師》的葉寶生,雖然被評審形容具有「鬆弛感」而鍍金,但事實上她當時為了一字不漏地還原台詞,緊張到頻頻NG。她認為「在角色的真實感和完美感之間,會猶豫也會躊躇,有痛苦才會有火花。」一路順遂不見得是好事,因為在乎,所以她期待自己帶來不一樣的表現。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楊謹華拍攝《ELLE》封面。《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秀集團向樂迷下戰帖 金曲歌王HUSH也來幫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