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福的經紀公司 Rogers & Cowan PMK 執行長柏格(Cindi Berger)代表家屬發布聲明,表示他在睡夢中安詳離世,未透露具體死因。
瑞福以俊朗外貌與大銀幕魅力風靡影壇,之後轉型成為備受尊敬的導演,其作品常以嚴肅主題如悲傷與政治腐敗,引發觀眾共鳴。他拒絕好萊塢「簡化」的拍片公式,堅持讓電影具有文化重量。

這位由演員轉型為導演的巨星,曾主演《虎豹小霸王》、《往日情懷》、《刺激》與《大陰謀》等經典作品,但近年來無論在幕前或幕後的作品數量不多。他最後一次在大銀幕亮相是 2019 年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在 1970 年代的全盛時期,鮮少有演員能與瑞福的明星光芒匹敵。他的金色亂髮、堅毅的下頷線與燦爛笑容,使他成為好萊塢的典型「金童」。憑藉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反建制的拍片態度,以及為獨立電影人提供舞台的開創性努力,瑞福利用自身名聲,不僅顛覆體制,更推動了屬於自己的創作理念。
如同賈利古柏、葛雷哥萊畢克與史提夫麥昆,瑞福並非以廣泛的戲路見長,但在他作為當紅巨星的時代,幾乎無人能與之匹敵。
1962 年電影《戰地奇兵》(War Hunt)是他的銀幕處女作,片中與另一位年輕演員薛尼波拉克同台,後者日後將成為他的多年合作導演,兩人合作過七部作品,包括《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與《電光火石》(The Electric Horseman)。
1969年瑞福迎來突破性角色:在《虎豹小霸王》中飾日舞小子(Sundance Kid),與保羅紐曼(Paul Newman)一同主演,該片成為 1969 年票房冠軍。他之後迎來一連串奠定超級巨星地位的作品。從成功的西部片《荒野大鏢客》開始,到與紐曼再度合作的《刺激》,不僅入圍奧斯卡,也讓該片奪得 1973 年最佳影片。他更蟬聯三年全美票房冠軍男星。同年,他與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合演的愛情片《往日情懷》雖評價平平,卻狂收五千萬美元,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浪漫男神形象。
此後,他主演了《大亨小傳》與《大刺激》。其中《大刺激》由瑞福擔任監製與主演,共獲得八項奧斯卡提名。

除了作為 1970 與 80 年代最受歡迎的巨星之一,瑞福創立的「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與日舞電影學院,也被視為他同等重要的遺產。1981 年,他在憑藉《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奪下奧斯卡最佳導演後,選擇在猶他州山區創辦日舞組織,並因此暫時擱下個人演藝生涯至少三年。這個最初只是小型導演實驗室的計畫,逐漸成為獨立電影革命的代名詞,而日舞影展更發展為全美最重要的獨立電影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