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面-我的一天》和《左撇子女孩》儘管一短一長,但這兩部電影的劇情刻畫與人物場景,都有滿滿的「台灣元素」,也湊巧都是兩位導演根據自身經歷拍攝、歷時多年完成的處女作。8日的特別放映會問答環節中,兩位導演暢談對「真誠拍出自己故事」的堅持、對台灣家庭「說不出口的愛」的觀察與親身體驗,並感謝觀眾對作品的共鳴和回饋。
《A面-我的一天》去年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因此直接取得代表台灣參賽奧斯卡短片資格。溫景輝在放映會前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想都沒有想過,這輩子可以和『奧斯卡』這3個字連在一起、沾到邊,太不可思議了,非常意外」。
「很感恩」、「很心滿意足」是溫景輝受訪和答覆觀眾提問時一再提及的字眼。他提到,自己從沒來過北美,去年曾以《A面-我的一天》報名參加TIFF但沒有入圍,沒想到今年可以在文策院支持下,帶著這部片子到TIFF放映宣傳,這「沾到邊」的心情和被選中參賽奧斯卡獎一樣,「我很知足」。
溫景輝曾跟隨知名導演張作驥學習電影製作,他說自己現在在小學裡當攝影老師,正職並非導演,所以不常拍片;這部《A面-我的一天》他從2018年寫下第1個字到全片完成,花了8年時間。該片主要描述一個來自印度的台灣新住民家庭在民國90年代發生的夏天大小事。
父母是印度華僑的溫景輝說:「這是關乎我小時候的故事;我在設計整部作品時,放進了很多我的過去、我的心思、我的個性。我把自己很深的東西放進這個作品,竟獲得評審賞識和觀眾好評,身為創作者真的很意外。從拍完到現在出現在這裡,一切都很意外,所以我很感恩珍惜每一個當下。」
《左撇子女孩》今年入選TIFF「焦點」(Centrepiece)單元,之前已在坎城影展大放異彩,拿下影評人週大獎及金鐵道獎殊榮。
導演鄒時擎向中央社表示,這部片子對她意義重大,為了這部完全屬於自己的作品,長住紐約的她年年回台蒐集故事,到最後把它拍出來,足足花了25年。
她說:「這是一部從台灣女性角度出發的電影,全片都在台灣拍攝,所有內容取景都『非常非常台灣』,我希望可以經由這部電影,讓大家看到台灣的美麗。」
《左撇子女孩》講述一名單親媽媽與2名女兒從鄉下返回台北夜市生活的故事。鄒時擎說,「左撇子女孩」在TIFF北美首映當天約600位觀眾,幾乎都留下來參與映後問答。許多觀眾說他們很喜歡這部電影,觀影感覺真的像是「走進台北夜市,和片中小女孩宜靜走了兩小時」,這說明即使不是台灣人或不了解台灣文化,這部片子仍有其獨特之處,可以讓人有所感動。
飾演「左撇子女孩」片中兩位關鍵角色的新演員馬士媛和小童星葉子綺,也現身TIFF並出席特別放映會。
馬士媛過去從未參與過任何演出,是鄒時擎透過社群媒體找來試鏡並任用。在片中表現自然亮眼的她向中央社說,這樣的經驗「非常不可思議」,「一開始我還以為她是假帳號」。
馬士媛表示,拍了這部很棒的作品,她明白自己可以從演出找到自我,也深愛大家共同努力拍完一部電影的美好感受,以後會繼續「演藝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