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稱,過去臺灣演藝圈中,曾經有一個被稱為「不紅藝人集中營」的計畫,其中包含了王心凌、信樂團、周傳雄(小剛)、K One、黃玉榮、祝釩剛等藝人。這些藝人當時發展受挫、作品不受關注,他受唱片公司的委託,無私整合所有資源,代管並重新包裝他們。

但當這些藝人逐漸站穩一席之地,孫德榮表示,他們原本所屬的經紀公司卻一一要求收回這些藝人的經營權,「讓人心寒的是,原公司在接手時完全承接了藝人目前的一切成功果實,卻沒有與我進行任何形式的協調或酬謝,彷彿我理所當然必須拱手讓出」,他認為:「堅守道義的結果,是讓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至少損失了新臺幣6億以上。」

《孫腫來了》 YouTube 頻道重要聲明書

各位媒體朋友,歡迎您關注本週五「孫腫來了」YouTube 頻道即將發布的影片。在此,我要以公開信的方式,向大家說明一段我埋藏心中近20年的往事。因為我不說,沒人知道。以下是事情的來龍去脈,希望還原事實,給業界作為警惕。請各位細讀,公道自在人心。

過去臺灣演藝圈中,曾經有一個被稱為「不紅藝人集中營」的計畫,其中包含了王心凌、信樂團、周傳雄(小剛老師)、K One、黃玉榮、祝釩剛等藝人。這些藝人當時發展受挫、作品不受關注,我受唱片公司(感謝艾迴唱片總經理對我的信任)的委託,無私整合所有資源,代管並重新包裝他們。【我把他們視同己出,全力以赴】,用盡心思制定策略、提升他們的能見度和人氣。我把這些失意的藝人推向了國際舞台——後來我一一做到了,成功讓他們從谷底翻身,晉升為一線歌手。

當這些藝人逐漸站穩一席之地,我的階段性任務也算完成。然而,此時他們原本所屬的經紀公司卻一一要求收回這些藝人的經營權。在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人對我的付出表達感謝之意。更讓人心寒的是,原公司在接手時完全承接了藝人目前的一切成功果實,卻沒有與我進行任何形式的協調或酬謝,彷彿我理所當然必須拱手讓出。

舉個例子:我曾在新加坡(我有一定影響力的地盤)為信樂團和周傳雄老師親自籌辦萬人規模的演唱會。結果原經紀公司卻聲稱那本就是他們自家的演唱會,我不應該有任何意見。他們似乎忘了——沒有我的奔走操持,他們的藝人哪來在新加坡開演唱會的機會?這種見利忘義的態度,真是讓人寒心。所謂「利字當頭,道義就不存在了」,在他們身上表露無遺。

我始終相信口頭承諾就是信用的展現。我努力完成了原公司做不到的事,卻連一句謝謝都沒聽到。各位說,換作是你,會不會感到心灰意冷?然而,如果我不將這件事公開,全世界就沒人會知道某些人是如何為了利益泯滅天良。

今天我錄製「不紅藝人集中營」這一集影片,並寫下這封公開聲明,不是為了討什麼公道或補償,而是要還原事實真相。我要讓大家知道:我表面看似風光,其實背後飽受各種委屈與不公對待。希望這個真實案例,能成為往後業界合作時的借鏡。將來有相似機會時,千萬別像我一樣只憑義氣行事,忽略了保障自身權益的重要。我的委屈不算什麼,我只希望年輕一輩不要再犯我同樣的錯誤。以下幾點奉勸業界後進:

●該寫的:重要的事項務必白紙黑字寫下來,不要僅憑口頭承諾。

●該簽的:該簽訂的合約一定要簽好,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權益。

●該要求的:自己應得的利益和報酬,一定要勇於爭取,千萬不要不好意思。

總之,該寫的、該簽的、該要求的,千萬不要客氣,否則未來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我(孫總)對於曾經的付出並無怨恨,也談不上遺憾——至少我把該做的都做好了,證明了我是一個善於絕處逢生的高手,沒有任何困難能難倒我。這些藝人經我之手從低谷重返舞台,走向國際,我問心無愧。然而,那些原經紀公司的老闆們,你們自問心安理得嗎?別人將你們的失敗作品變成暢銷明星,你們究竟做了什麼?對我的付出可有半點感謝?事實是,全無感謝。

我為什麼今天要公開還原這段歷史?因為過去我從未提起過,導致全臺灣99%的人都不知道內情。我認為事情必須講道理、擺事實,公道自在人心。這些真相說出來可以給大家警惕,也唯有如此,對臺灣的演藝事業才有幫助。如今總算把該說的話都說了,心情無比舒暢。至少往後會有更多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當那些公司把所有藝人全部帶走之後,情況真的比較好嗎?回頭平心而論看看:除了王心凌因為有專業團隊按步驟、穩紮穩打地衝刺,她的成績有目共睹以外,其餘的呢?事實擺在眼前。

我奉勸大家行事要心存善念,這樣所有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不要總是算計別人。如果一個人老把心思放在佔人便宜上,事情當然做不好。你處處計較,你的事業怎可能做大?格局小、眼界窄,只會限制公司發展。

如今事情已過去二十幾年,我只求問心無愧。那些曾辜負我付出的人,大可不必再給我任何遲來的回報,我也不會接受。現在再來的所謂補償,只是不痛不癢、沒有誠意的姿態罷了,並非真心實意的感謝,我一點也不稀罕。

我曾帶養的藝人有:

●王心凌

●信樂團

●周傳雄(小剛老師)

●黃玉榮

●祝釩剛

●K One 等人

各位評評理,我有對不起他們嗎?是不是一個個都讓他們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巨星?而我所得的一切回報,就是一毛不取、無條件地將人交還原經紀公司。可那些公司呢,沒有一家在事後哪怕請我吃一頓飯表示心意!他們這種待人處事的方式,真是令人心寒。

我甚至利用了新加坡我可掌控的人脈和資源,為周傳雄、信樂團舉辦了大型個人演唱會。結果原公司口口聲聲說要自己來做——但實際從協商場地到籌備細節,全是我談的。最後演唱會辦成了,他們卻連邀請我到現場觀賞都沒有!聽到這裡,你能理解我的心痛與失望嗎?

身為山東人,我自幼重視承諾和信用。在我看來,合約這種東西只是給不守信的人看的。只要雙方願意努力完成每一個計劃,其實不簽合約也可以,因為合約是用來約束那些想犯錯的人。或許是我自己太過理想化了——堅守道義的結果,是讓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至少損失了新臺幣6億以上。

以華納唱片的事件為例,當初也因為沒有正式簽署合同,讓他們有機可乘,硬生生抹掉了我長達12年的版權利益。我曾在媒體上痛斥華納的版權黑幕,而他們始終不敢對我提出告訴。因為在臺灣的司法環境下,如果他們告我,就必須攤開所有資料證據,他們侵吞我版權費用的醜態就會畢露!我始終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華納啊,我不相信你們還能這樣瞞天過海到何時?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們的傷疤揭給大家看!

國際性的唱片大公司才是真正擅長鉅細靡遺制定策略的強者,我們臺灣這種小公司在合作時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他們的法務部實力雄厚,往往會設局讓我們吃虧。我當年就是因為抱著為臺灣藝人爭口氣的初心,沒有要求與那些藝人簽訂任何合同。我甘願在幕後默默幫助他們,只希望能提升臺灣藝人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我運用新加坡市場的成功經驗,幫助這些藝人重新打入臺灣市場。他們在新加坡開過大型演唱會,已證明自己是一線明星。我對他們的經營可謂盡心盡力、毫無私心,只盼著臺灣能有多組藝人在國際社會上發光發熱。

然而,事與願違。當這些藝人剛有走紅跡象,原本的經紀公司聞到了成功的氣味,紛紛跑來要求收回自己的藝人。而且連一句謝謝都沒有!這讓我對「道義」兩字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難道只要牽涉到利益,平日所說的道義就可以擺到一旁了嗎?儘管心寒,我仍然信守信用,將藝人無條件送還原經紀公司,並且把我在新加坡所制定的所有計劃和策略也全部無償交給他們。

可是,他們為何可以為了利益喪失做人最基本的原則與善良本性?這是我心中埋藏將近20年的委屈,一直隱忍未發聲,活生生吞下了這筆苦果二十多年。如今人過不惑之年,我覺得有必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向臺灣演藝圈公諸於眾。我可以吃虧,但我希望業界建立正常而規矩的合作流程,遏止這種貪得無厭的經紀公司惡行。

那些原經紀公司當初的經營策略已經完全失敗,才讓藝人淪落到要我來拯救。我傾盡所有心力和資源,毫無保留地幫助他們東山再起。他們卻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對我的付出絲毫不表感激,令我失望至極。難道你們從不檢討自己的錯誤與失敗嗎?只要順利接收我打造出的成果就心安理得?把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真的要應驗在你們身上嗎?

正如經典歌曲《凡人歌》中所唱:「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這些臺灣資深的經紀人完全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背棄了真正幫助他們的人。這難道不正是臺灣社會某些亂象的縮影嗎?— 吃乾抹淨地榨取為你們辛苦工作的人的貢獻,然後將恩人一腳踢開、置之不理。這又是一樁令人大失所望的圈內自私自利的錯誤示範!希望所有從業者引以為戒,不要再重蹈覆轍。

最後,我也想談談政府對演藝產業的態度。相關單位每年都有這麼多預算說要振興臺灣文化,在此我要請教各位官員:你們對臺灣演藝圈真正貢獻了多少?還是只是敷衍了事,年年編列預算補貼那些既定的團體?長期下來,被餵養飽足的他們早就喪失了自我提升的動力。你們年年用充裕的經費辦遍全臺灣看似光鮮的演出,請問這能帶來什麼實質效果?

臺灣的文化策略需要大膽地重新規劃。我們該深思:到底要拿出什麼特色來代表臺灣?要用什麼方式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軟實力?過去這八、九年,你們是否也該好好檢討?到底做了些什麼,又讓國際市場看到了什麼?身為一個在演藝圈奮鬥多年的從業者,看著如此局面,我真的是痛心疾首!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聽見這些心聲,真正為臺灣演藝文化的未來做出改變。

孫德榮曾捧紅不少知名藝人和團體。
孫德榮曾捧紅不少知名藝人和團體。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森恬CP」被拆散?與杜忻恬對唱情歌 許志豪面露驚恐「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