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擔任金視獎主持的吳怡霈表示,2015年第一次主持金視獎,其實心情是緊張又期待的,更多的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專注感。這一次再回到金視獎,心態成熟了許多,除了專業上的準備,更希望能把典禮主持得有溫度、有趣味。吳怡霈說:「我一直很喜歡地方新聞的真實與貼近。身為新聞人出身,我特別喜歡那些從在地觀點出發、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去說故事的節目。這些新聞看似小題大作,但其實最能看見台灣最真誠的情感與土地的溫度。也是地方鄰里能凝聚情感,跟關心在地大小事的最佳平台。」她鼓勵大家,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相信你們的內容正在改變觀眾、影響社會。這份力量不一定立刻被放大,但它會像種子一樣,慢慢在更多人心裡發芽。

金馬導演黃信堯很開心能被邀請擔任金視獎的頒獎人。入圍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是經過許多努力換來的。他表示,曾參與過一些獎項或企劃的評選,遇過很多各地的有線電視台的提案或影片,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因為『在地』所以視角都非常貼近生活現場,也挖掘很多平常不容易發現的珍貴題材,這些若不是長期蹲點是不可能擁有的。這也是他覺得地方有線電視台最珍貴與價值的地方。黃信堯透露目前正在拍攝一個關於基隆的紀錄片,有點影像散文的概念,沒有特定人物與主題,主角就是基隆。另一個是關於日軍在台灣的寶藏,想找曾經參與挖寶的挖寶人,這部份若大家有資訊,也歡迎分享。至於劇情片的部份,有在規劃一部電視電影,想拍一個簡單的故事。

胡元輝表示,自己是一個傳播工作者,也曾經擔任金視獎的評審,此次能夠擔任頒獎人,分享得獎者的喜悅,實感難得,也很榮幸。在傳播界服務多年,深知入圍是努力付出的成果,得獎則是激烈競爭下的幸運出線。地方系統台服務地方,也深根地方,是在地資訊的傳輸神經,也是草根內容的製作基地。在地方系統台會看到全國性媒體所沒有報導的在地資訊,或是具有草根趣味與生命力的娛樂性、教育性內容,讓他可以更完整地認識台灣這塊土地,更深入地感受台灣的在地風情,真是收穫良多。

陳雅琳過去多次擔任金視獎的評審,甚至擔任過金視獎的主委,本次很開心受邀擔任頒獎人。她說,對於地方有線電視業者深耕地方,讓觀眾看見更多在地視角,很感動!有線電視業者提供多元服務,讓觀眾能夠跟在地電視台互動,真是在地鄉親的好夥伴!陳雅琳自2018年開始參加金鐘獎,入圍五次,2023年獲獎,每次都很開心,因為入圍就是肯定、得獎是運氣,享受過程也是一種喜悅。她也曾經被地方電視報導過,那次是去陪盲人環島路跑,該作品最終得了金視獎,想想還真是有緣。除了《World News 9 陳雅琳世界晚報》,她依然在做深度報導的創作,三十年如一日。

(左起)陳雅琳、吳怡霈、舒夢蘭。新視紀整合行銷提供
(左起)陳雅琳、吳怡霈、舒夢蘭。新視紀整合行銷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直擊|宣美無懼下雨敬業趴地熱舞!台中唱到一半膝蓋突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