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25年的中視黃香蓮歌仔戲團當家生、旦在台東合體再顯風華盛況。歌仔戲被公認最具台灣在地文化藝術代表,也是最本土化的親民劇種,尤其是電視歌仔戲,至今仍沒有任何節目能突破它們所創下的收視率紀錄,更何況打破廣告一搭四的輝煌業績。

廖麗君(左起)、楊懷民、易淑寬第一次同台演出。渥洛克企業提供
廖麗君(左起)、楊懷民、易淑寬第一次同台演出。渥洛克企業提供

其中老三台當家生旦藝人至今仍然擁有一批死忠鐵粉,甚至曾在粉專留言期盼在「死前」能看到他們再次合體演出。愛戲台勝過愛老伴的狄玫,台東演出隔天就有外台戲的邀約,接著就要飛往新加坡將近半個月的歌仔戲公演,她說:「我妹狄鶯常笑我台上一條龍、台下一條蟲,身體再不舒服難受,只要一上台就通體舒暢病痛全消。我真的很愛演歌仔戲,如果我人生的最後一刻是倒在舞台上,肯定是含笑而逝毫無遺憾。」

廖麗君(左二)與熱情粉絲合照。 渥洛克企業提供
廖麗君(左二)與熱情粉絲合照。 渥洛克企業提供

相較於黃香蓮、狄玫這兩位科班出身的前輩,廖麗君、易淑寬這兩位當家花旦,一個是被媽媽耽誤的歌星,一個是因為古裝扮相怡人,莫名被編入劇團的。廖麗君說:「我媽是頗有名氣的外台小生, 在她的觀念中歌仔戲演員,不如武打女明星來的風光 ,所以從小她就有計劃的把我送去特技團學藝, 我跟她說我比較想學唱歌她不為所動,所以我剛開始參與電視歌仔戲演出,雖然演的是女主角,但都是由許亞芬姐姐在幕後配唱,直到《漢宮怨》才真正的是我自己又演又唱。」

黃香蓮(左)與狄玫。渥洛克企業提供
黃香蓮(左)與狄玫。渥洛克企業提供

易淑寬笑說:「因為我在楊團、葉團、黃團都有參與演出, 大家都以為我歌仔戲底子深厚, 其實我是20多歲才開始接觸歌仔戲, 但卻一直被視為是科班出生,麗君還有特技功底,我真的是土法煉鋼一邊演一邊學。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關卡成名、生子、喪父都是在演歌仔戲期間發生的,所以, 歌仔戲對我來說真的有很特別的意義。」

黃香蓮(右)與廖麗君。渥洛克企業提供
黃香蓮(右)與廖麗君。渥洛克企業提供

演出當天最讓人豎立大拇指讚揚的,首推真正的正牌小生楊懷民,大家直到他演完下舞台,走樓梯時步履蹣跚,又無法彎腰換穿鞋子,根本沒人發現他是抱恙演出。原來,他因為長期照顧毛孩子導致腰部嚴重酸痛,又無暇好好休息恢復,表演當天正逢舊疾復發最為慘烈的時刻。

楊懷民說:「在台上我看到專程從台南、彰化來台東看我演出的粉友,開心到蹦蹦跳跳都沒啥感覺,一下了台那錐心的酸痛感,還真的是瞬間讓我這大俠還原變大蝦了!」

身為歌仔戲界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黃香蓮期盼全台各地方政府能跟台東一樣,每年固定舉辦文化保留傳承的演出機會,這樣她們就可以年年聚會,不用再等25年了,黃帥用台語笑稱:「大家都有歲了,不要說25年啦,能年年看到老朋友猶原還在就是彼此的福氣了!」

一直以來致力推廣本土藝術、在地文化的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副處長劉俊毅表示:「台東是個好山、好水、好好文化的地方,縣府透過持續舉辦《那年,我們一起聽的歌》活動演出,不僅為許多傑出資深藝人提供了再顯當年風華的舞台,這次更促成了歌仔戲天王黃香蓮與3位娘子易淑寬、廖麗君與狄玫再續前緣的機會,加上楊懷民的精湛演出,喚醒台東民眾記憶起中電視歌仔戲鼎盛時期的風光,也讓大家看見在地劇種生生不息的堅韌力。」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金曲衣評|高人氣「告五人」意外好黯淡 洪佩瑜套香奈兒泳裝上陣